首页 -> 藏书阁 -> 三国志 -> 陆凯 检索 三国志 |
陆凯 检索 三国志
47 三国志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第42段
五年春正月,立子和为太子,大赦,改禾兴为嘉兴.百官奏立皇后及四王,诏曰:「今天下未定,民物劳瘁,且有功者或未录,饥寒者尚未恤,猥割土壤以丰子弟,崇爵位以宠妃妾,孤甚不取.其释此议.」三月,海盐县言黄龙见.夏四月,禁进献御,减太官膳.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是岁大疫,有司又奏立后及诸王.八月,立子霸为鲁王. 47 三国志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第50段 十三年夏五月,日至,荧惑入南斗,秋七月,犯魁第二星而东.八月,丹杨、句容及故鄣、宁国诸山崩,鸿水溢.诏原逋责,给贷种食.废太子和,处故鄣.鲁王霸赐死.冬十月,魏将文钦伪叛以诱朱异,权遣吕据就异以迎钦.异等持重,钦不敢进.十一月,立子亮为太子.遣军十万,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十二月,魏大将军王昶围南郡,荆州刺史王基攻西陵,遣将军戴烈、陆凯往拒之,皆引还.[一]是岁,神人授书,告以改年、立后. 48 三国志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第25段 宝鼎元年正月,遣大鸿胪张俨、五官中郎将丁忠吊祭晋文帝.及还,俨道病死.[一]忠说魭曰:「北方守战之具不设,弋阳可袭而取.」魭访髃臣,镇西大将军陆凯曰:「夫兵不得已而用之耳,且三国鼎立已来,更相侵伐,无岁宁居.今强敌新并巴蜀,有兼土之实,而遣使求亲,欲息兵役,不可谓其求援於我.今敌形势方强,而欲徼幸求胜,未见其利也.」车骑将军刘纂曰:「天生五才,谁能去兵?谲诈相雄,有自来矣.若其有阙,庸可弃乎?宜遣闲谍,以观其势.」魭阴纳纂言,且以蜀新平,故不行,然遂自绝.八月,所在言得大鼎,於是改年,大赦.以陆凯为左丞相,常侍万彧为右丞相.冬十月,永安山贼施但等聚觽数千人, 48 三国志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第28段 建衡元年春正月,立子瑾为太子,及淮阳、东平王.冬十月,改年,大赦.十一月,左丞相陆凯卒.遣监军虞汜、威南将军薛珝、苍梧太守陶璜由荆州,监军李勖、督军徐存从建安海道,皆就合浦击交址. 59 三国志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第13段 孙休立,封和子魭为乌程侯,自新都之本国.休薨,魭即阼,其年追諡父和曰文皇帝,改葬明陵,置园邑二百家,令、丞奉守.後年正月,又分吴郡、丹杨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置太守,四时奉祠.有司奏言,宜立庙京邑.宝鼎二年七月,使守大匠薛珝营立寝堂,号曰清庙.十二月,遣守丞相孟仁、太常姚信等备官僚中军步骑二千人,以灵舆法驾,东迎神於明陵.魭引见仁,亲拜送於庭.[一]灵舆当至,使丞相陆凯奉三牲祭於近郊,魭於金城外露宿.明日,望拜於东门之外.其翌日,拜庙荐祭,歔欷悲感.比七日三祭,倡技昼夜娱乐.有司奏言「祭不欲数,数则黩,宜以礼断情」,然後止.[二] 61 三国志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第1段 三国志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61 三国志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第6段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夡,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觽,手不释书.好太玄,论演其意,以筮辄验.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朱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五凤二年,讨山贼陈毖於零陵,斩毖克捷,拜巴丘督、偏将军,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督.与诸将共赴寿春,还,累迁荡魏、绥远将军.孙休即位,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孙魭立,迁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孙魭与晋平,使者丁忠自北还,说魭弋阳可袭,凯谏止,语在魭传.宝鼎元年,迁左丞相. 61 三国志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第49段 评曰:潘浚公清割断,陆凯忠壮质直,皆节燍梗梗,有大丈夫格业.胤身絜事济,著称南土,可谓良牧矣. 65 三国志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第5段 丞相陆凯上疏曰:「常侍王蕃黄中通理,知天知物,处朝忠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昔事景皇,纳言左右,景皇钦嘉,叹为异伦.而陛下忿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郡内伤心,有识悲悼.」其痛蕃如此.蕃死时年三十九,魭徙蕃家属广州.二弟著、延皆作佳器,郭马起事,不为马用,见害. 注: 内容是该段的前40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