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孟康曰:「夏启有钧台之飨,今钧台在南.」

[二] 应劭曰:「夏禹都也.」臣瓒曰:「世本禹都阳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阳翟也.」师古曰:「阳翟本禹所受封耳.应、瓒之说皆非.」

[三] 应劭曰:「昆水出南阳.」

[四] 应劭曰:「颍水出阳城.」

[五] 师古曰:「羹音郎.其後亦同.」

[六] 应劭曰:「宋人围长葛是也.其社中树暴长,更名长社.」师古曰:「长读如本字.」

[七] 师古曰:「阚駰云本汲乡也,宣帝神爵三年置.以河内有汲,故加新也.」

[八] 师古曰:「音一战反.」

[九] 师古曰:「音夹.」

[一0]应劭曰:「舞水出南.」

[一一]师古曰:「 ,古崇字.」

[一二]李奇曰:「六国为安陵.」师古曰:「傿音偃.」

[一三]应劭曰:「韩诗外传周成王与弟戏以桐叶为圭,『吾以此封汝.』周公曰:『天子无戏言.』王应时而封,故曰应侯乡,是也.」臣瓒曰:「吕氏春秋曰成王以戏授桐叶为圭以封叔虞,非应侯也.汲郡古文殷时已自有国,非成王之所造也.」师古曰:「武王之弟自封应国,非桐圭之事也.应氏之说盖失之焉.又据左氏传云『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是则应侯武王之子,又与志说不同.」

[一四][师古曰]:「休音许齨反.」

[一五]师古曰:「乾音干.洧音于轨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