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集解韦昭曰:「在南郡华容县.」

[二] 索隐汉纪及汉书作「宵」,刘显云相传作「肯」也.

[三] 集解如淳曰:「时山东人谓关中为秦中.」

[四] 集解张晏曰:「秦地带山河,得形势之胜便者.」 索隐韦昭云:「地形险固,故能胜人也.」

[五] 集解应劭曰:「河山之险,与诸侯相县隔,地绝千里,所以能禽诸侯者,得天下之利百二也.」李斐曰:「河山之险,由地势高,顺流而下易,故天下於秦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 索隐服虔云:「谓函谷关去长安千里为县隔.」按:文以河山险固形胜,其势如隔千里也.苏林曰:「百二,百中之二,二十万人也.」虞喜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一倍於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齐得十二』亦如之,故为东西秦,言势相敌,但立文相避,故云十二.言余诸侯十万,齐地形胜亦倍於他国,当二十万人也.」

[六] 集解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建音蹇.」晋灼曰:「许慎曰瓴,罋似瓶者.」

[七] 集解晋灼曰:「齐西有平原.河水东北过高唐,高唐即平原也.孟津号黄河故曰浊河.」

[八] 索隐崔浩云:「勃,旁跌也.旁跌出者,横在济北,故齐都赋云海旁出为勃,名曰勃海郡.」

[九] 索隐以言齐境阔不啻千里,故云「之外」也.

[一0]集解应劭曰:「齐得十之二,故齐湣王称东帝.後复归之,卒为秦所灭者,利钝之势异也.」李斐曰:「齐有山河之限,地方二千里,是与天下县隔也.设有持戟百万之觽,齐得十中之二焉.百万十分之二,亦二十万也.但文相避耳.故言东西秦,其势亦敌也.」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二十万人当百万.言齐虽固,不如秦二万乃当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