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集解宋衷曰:「谥曰西周武公.」 索隐非也.徐以西周武公是惠公之长子,此周君即西周武公也.盖此时武公与王赧皆卒,故连言也. 正义刘伯庄云:「赧是臱耻之甚,轻微危弱,寄住东西,足为臱赧,故号之曰赧.」帝王世纪云:「名诞.虽居天子之位号,为诸侯之所役逼,与家人无异.名负责於民,无以得归,乃上台避之,故周人名其台曰逃责台.」

[二] 集解徐广曰:「 音惮. 狐聚与阳人聚相近,在洛阳南百五十里梁、新城之闲.」 索隐西周,盖武公之太子文公也.武公卒而立,为秦所迁.而东周亦不知其名号.战国策虽有周文君,亦不知灭时定当何主.盖周室衰微,略无纪录,故太史公虽考觽书以卒其事,然二国代系甚不分明. 正义括地志云:「汝州外古梁城即 狐聚也.阳人故城即阳人聚也,在汝州梁县西四十里,秦迁东周君地.梁亦古梁城也,在汝州梁县西南十五里.新城,今洛州伊阙县也.」按: 狐、阳人傍在三城之闲.

[三] 集解徐广曰:「周比亡之时,凡七县,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 正义括地志云:「故谷城在洛州河南县西北十八里苑中.河阴县城本汉平阴县,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五十里.十三州志云在平津大河之南也.魏文帝改曰河阴.」

[四] 集解皇甫谧曰:「周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 索隐既,尽也.日食尽曰既.言周祚尽灭,无主祭祀.正义按:王赧卒後,天下无主三十五年,七雄并争.至秦始皇立,天下一统,十五年,海内咸归於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