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背景知识 -> 文章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三国时期的伟大发明(下)
标签曹丕 华佗 马钧 三国文化 诸葛亮
阅读:4724
 诸葛亮——孔明灯

  孔明灯现在主要是一种仪式用具,但是它的原理却是极为重大的一个科学成果,因为它就是热气球的鼻祖。后世的热气球,都可以理解为放大了N倍的孔明灯。其原理都是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

  其实孔明灯的故事基本上都出自民间传说,靠谱程度是很成问题的。事实上大多数被归到诸葛亮名下的发明,都是很值得怀疑。不过孔明灯的发明者并没有其他更可靠、更有影响力的说法,在公元3世纪发明这种东西也的确是有可能的,所以这里还是不打破这个美丽的传说了。

  曹丕——类书

  “类书”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接近于现代“百科全书”的东西,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是很寻常的东西,诸公可能都有自己编辑过百度百科或维基百科的经历。但是这个工作,对于2000年前的人来说,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编写百科全书,第一条就是要求“客观”,就是你写的东西得是从别处拿来的材料,用不加个人想法的语调讲述出来。这对于理性思维没有完全形成的古代文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曹丕带领其手下做到了这件事,这就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类书《皇览》。

  《皇览》现在早已失传,但是编辑类书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后来还发展出“丛书”等规模更庞大的形式,一直“进化”到《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样的超级大部头。类书的编辑工作,使得历朝历代的记录和各方面成就得以记录下来,使得文化得以延续。可以说,曹丕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厥功至伟。

毕岚、马钧——水车

  中国一直以农业立国,农业方面的科技发展,所造福的对象是无数的民众。而灌溉则是农业中极重要的环节。中国传统的灌溉机械,最早便是三国时代出现的“翻车”或“龙骨车”,也就是最早的水车。

  可是十分有戏剧性的是,这种造福于民的工具最初的发明动机,是为了用来洒水洗路,而其创造者,是一个叫毕岚的东汉末年宦官,他的历史形象不用说,是彻底的反面人物,因为他就是正史上的十常侍之一。但是他所做的恶事现在已没什么人提起,倒是他这个无心的创造,使他意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除了可以冠以水车发明者的称号外,还是洒水车之父。

  不过与水车有关的另一个更出名的三国人物,是伟大的机械发明家马钧。实际上,毕岚造翻车的记录是实实在在的,马钧无论如何不可能是发明者,但是马钧对翻车的改进,使得在后人眼中,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还要远大于毕岚。

  张仲景——心肺复苏术

  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是中医历史上极为伟大的医学家。他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实在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只有业内人士才能意识到其意义的。真正划时代的,一个是他开启了“坐堂医生”的传统,现在的药店很多命名为“XX堂”,据说就是从他而来的。而另一个正是本条: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记载心肺复苏术的人。

  “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阴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治之方。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他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以上这段,便是一次心肺复苏术的过程。后世的医书经常引用此法,影响很大。这样一种救命的方法,实在是这位医学大家为众生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华佗——全身麻醉术

  外科手术是全世界都存在的治疗方式,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手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麻醉,这个过程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而麻醉中风险更大的一般来说是全身麻醉。其实最早被记载使用全身麻醉术的可能是扁鹊,但是关于扁鹊的那则记载神话色彩相当浓,不能完全当做历史看待。而华佗的麻沸散,则显然是更权威,更可信也流传更广泛的世界第一种全身麻醉剂。而华佗也是第一个使用麻醉剂进行手术的医生。

  有了麻醉剂,很多在清醒状态下做不到的手术,都变得可能,这是一个跨越时代的创造,也是一个造福了许多病人的伟大创造。麻沸散虽然现在已经失传,但是有人认为,麻沸散不排除沿丝绸之路向国外传播的可能,影响力可以达到大半个亚欧大陆。

©1998-2012 5iSanGuo.com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ICP备0602015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334号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