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香菱的诗
作者:北方的河
香菱所写三首诗,觉得应有寓意。
香菱的境遇和她的诗,令我感受到她的不幸和世态的炎凉。贾雨村穷困之时,受香菱父亲恩助,得入仕途。做官后判葫芦案,虽知是香菱,却只为自己仕途,任凭书香门第女,沦为被买卖之奴。当初那找回香菱的承诺也抛之九霄云外。
香菱幼时被拐,岂知双亲、故乡及遭遇!然而,读者岂可忘记,更不可平淡视之!所以曹雪芹在香菱做诗之前,又借平儿口,提及贾雨村,石呆子之劫难,使一个恶贯满盈的贾雨村昭然若揭。
第一首诗,曹公仿佛将当初之事寓其中。“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指贾雨村穷困时寓于葫芦庙逢月朗之夜的清冷景象。“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则分指甄士隐和贾雨村。甄当初乃“每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之人”;贾之处境可谓“野客”。“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指香菱幼时美好的家。“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指甄家之劫难,香菱就是在元宵节这个良宵丢失的,香菱家被烧毁也是在三月十五良宵夜。“何用”一词,仿佛是曹公替香菱向不幸的命运发出的质问。
第二首诗,全诗给人以凄凉、孤单、惨淡之感,仿佛指香菱目前的处境。“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一句最为重要。试想,谁与香菱有心灵之通?谁与香菱有情感之依?谁是香菱可交之人?谁尊重苦命的香菱?所以只有半夜梦醒,与月对看。而“试看晴空护玉盘”句,一个“护”字,似乎可隐约的品出香菱的孤单和渴望被保护的心里,同时,也让人想到贾雨村当年“满把晴光护玉栏”之句。这二句在字与意理上如此相关,或许非偶然,任凭读者去体会。贾雨村曾蒙甄士隐无私的资助,可谓“满把晴光”,而今谁来保护那孤单的弱女子香菱呢?又联想到幸遇黛玉教诗的事。这岂止是教诗,更是交流,是人格的尊重,情感的沟通。香和黛学诗另外的意义以前说过,不再说了。
第三首诗可谓绝唱。作者说此诗是香菱精血诚聚,其意绝非一般。月即喻香菱。“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命运和遭遇,终不能摧跨美好的人性,即使根并荷花的菱儿影去形消,香魂犹在。“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更掷地有声!后文中写夏金桂“… …因想桂花曾有广寒嫦娥之说,便将桂花改为嫦娥花,又寓自己身份如此。”所以,此句中嫦娥应指金桂。心性清澈透明的菱儿,本慕“绿蓑江上秋闻笛,红绣楼头夜倚栏”的,遇俗、妒、恶之金桂,悲哉!如果说第一首诗是作者替香菱问的,那么,这掷地有声的一句,乃是无家无父母无尊爱而有打骂有妒妇有恶运的香菱发自内心的呐喊,声出于文,直入读者心。
这三首诗,似乎是作者借香菱学诗,拨响读者心中的琴弦。让人感慨命运的多戕,美好心性之被摧残,人心恶劣的一面及世态的炎凉,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