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还债——应相思红豆之约也写湘云
作者紫云英
标签湘云
阅读次数:1435
湘云,是《红楼梦》一书里最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可其结局也是最有争议的,QQ站里便有夏雨版、阿若版、春风又绿版……。既然有那么多的宏篇在前,本不该再续狗尾,可若一味藏拙,又恐相思红豆等湘党怪云英疏懒,趁工作闲暇间,匆促动笔,也算是还债了:P。
湘云,不是不敏感,宝玉的一个眼色,她也会使个千金小姐的小性儿;不是不细致,绛纹石的戒指儿一事既做得明白,也想得周全;不是不伶俐,那个诌断肠子的酒令还有那诗谜儿每每想起,总是莞尔。联句作诗,湘云似乎从未认真展才以压众人,可那些随意的诗句偏偏能够别样心肠,独树一帜,而且别人更不及她的敏捷。正是“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可以说,从湘云一出场,我是看一出惊讶一出赞一出,爱极了这个有点咬舌根子的纯真浪漫兴致勃勃的活跃人儿。爱黛玉,是觉得她象首诗一样引导我为人生去感伤和思索,看花开花谢,难免陪她一起落泪;爱湘云,象是听一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曲子,不由得全神贯注地被吸引,被感化,被带动,一起去发现生活的美好,一起去享受青春的亮丽。对于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来说,若得遇一个象湘云一般大说大笑英豪宏量的妙龄少女共同经历花间纵酒、月下联句、雪地烤肉等雅事,相信大家都会把这些当作人生永不褪色的回忆珍藏一生的。
出于对湘云的喜爱,每个爱红之人都想她能有个圆满些的后续故事。而即使走马观花地看来,也觉于宝玉而言,为别的女子尽心而引起黛玉不快的似乎没有,唯独黛、湘之间,不能周全,也不尽让了,因而每次看书,总觉得纳闷。
湘云第一次在书里出现时,宝玉听见,抬身便走,可见急切思念之心;直至见了,黛玉平白问一声儿:打哪儿来?亏了绊住,要不早飞来了……象是在说宝钗和宝玉二人私会,实则为宝、湘二人亲厚含酸。言辞虽是刻薄些,却道出了宝玉之心情,二人口角,湘云走来互相打趣,偏宝玉护在头里,虽是些小儿女情态,可书里此种描写竟是比比皆是:
湘拿黛比戏子,宝玉忙使眼色,后又私里表白心语,又叫黛玉偷听了去,最后各自怨忿,无可处时,宝玉只好躲进怡红院,去悟禅机了。
听说湘云有麒麟,宝玉连忙将那个又大又有文彩的收起来,还说:丢了印平常,丢了这个却该死了。
湘云送戒指,又笑黛玉不懂她的细心,宝玉竟能当着黛玉脱口称赞湘云:还是那么会说话,不饶人!
到了芦雪庵烤鹿肉时,更觉宝、湘二人浑无间隙,要好处不同于别人。
一直在想,有这么多俯拾皆是的描述,甚至更有宝玉替湘云盖被,而湘云又替宝玉梳头之闺阁趣事,仿佛越加说明了湘云、宝玉之间的姻缘大有可能。
永远以新鲜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是湘云的特色,象极了红楼梦的用语,令读者留有许多的想象空间,花枝缭绕犹显其丽,目不暇接更思其妙。于是奇怪:湘云是钗、黛之后第三主角,而其在宝玉心目中的地位,相对前二者而言也毫不逊色,缘何竟无外貌描写?
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是第一次登场,毫无铺垫、来得突然。最初认为只是个客串的人物,但越往后读去,才发觉自己错得历害。后文有叙: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 湘云笑道:"你们瞧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小袖掩衿银鼠短袄, 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连宝钗也说:她和宝玉象是兄弟两个……“象是兄弟两个”一句话顿开心臆,算是想明白些二人之间的情形。
“爱情”是一个“你证我证”的过程,特别是封建社会的大家,礼教更是森严,“不可说”便自生苦闷,于是有试探、有争执、有欣然、有神伤,说初恋的味道有如梅子,酸甜得令一枚如口便生感动,细看宝黛情形,莫不如此,而宝玉和湘云,似乎只是另类。
爱着男装,大说大笑、英豪阔大宽宏量、锦心绣口的湘云是宝玉的知音勿庸质疑,可是这更象是“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的忽略性别的融洽,湘云给读者的印象是霁月风光耀玉堂,而给宝玉又何尝不是?若说对黛的情愫是倾心,是爱怜,对湘云就更象是呵护,是激赏。在黛那里,更多是想替她分些忧郁,而在湘云处,却是更积极地响应她的倡议,一起欢笑后将所有的不顺心都忘光。
对着这株忘忧草,亦或是蒲松龄用来比婴宁的“笑亦乎”,宝玉无法分清楚兄妹亲情与情侣恋情孰轻孰重。
听到湘云“大喜”,宝玉竟能不动声色,又是一处出人意料之处,或者那人本是宝玉相知,故而不似往常皱眉喟叹,这时,每个人都真心地为湘云祝福地久天长。
而大观园一座愁城,湘云命运到底又如何呢?
咏白海棠,湘云第一次借诗句写出身份:“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霜娥”表面是白海棠之喻,实则更是作者有意将湘云作比。而将湘云比作嫦娥的书中并非仅此一处,潇湘馆里挂有一幅斗寒图,图名源于诗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想起图,又想起中秋月夜凹晶馆黛、湘联句,那诗不正是这场景最恰当的写照吗?
青女比黛玉仙姿极恰,在种种孤寂里,只有素娥与之为伴。
白首双星银汉阻隔,后羿嫦娥仙凡永望,都同是暗伏湘云与夫君“相望相思不相见”的不同于别人的又一悲剧。至于湘云苦苦思念与等待的那位“才貌仙郎”究竟是谁?尽管有水溶、卫若兰、甄、贾宝玉不同的争议,各执一词未见分晓,而在我心里,一直是将贾宝玉排除在外的。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