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曹雪芹的母亲
作者畸笏未叟
标签曹雪芹
阅读次数:188
            曹雪芹的母亲



  曹雪芹的母亲,当是马氏。
  康熙五十四(1715)年三月初七,曹頫在他的《代母陈情折》上写道:
  “……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
  此处的马氏,便是曹颙的遗孀;此处马氏怀的这个孩子,窃以为便是曹雪芹。


  关于马氏,世人所知甚少,连闺名都杳不可稽,但其家世,经高阳先生推测,也算有了个眉目。
  马氏的爷爷,当是苏州织造(顺治十三年、顺治十五年、康熙二年任)马偏额;马氏的父亲桑格,也曾于康熙二十四年至三十一年做过江宁织造。
  我们知道,曹家曾做过三代四任的江宁织造,这样,曹马两家,便为世交。


  据现存的档案可知,马家的马偏额桑格父子,与曹家的曹玺曹寅父子,不仅同是织造世家,而且马家与曹家,同为正白旗包衣,同于康熙二年派为转差久任的织造。(曹玺任江宁织造,马偏额任苏州织造。)
  另外自康熙二年起,这江宁织造一职,似乎便被曹马两家包揽了。曹玺自康熙二年至二十三年任,桑格是康熙二十四年至三十一年任(之后升为湖广巡抚),曹寅则是从康熙三十一年一直任到五十一年病逝,在这轮番的接替交往中,或者说在这微妙的接替过程中,曹马两家便建立起了特殊亲密的感情。


  在织造间,相互通婚是一件很普遍的现象,这也是官场上通过结婚以结盟的惯常做法。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便是杭州织造孙文成的本家姊妹,曹雪芹的祖母李氏,则是苏州织造李煦的本家妹妹。这样,曹雪芹的母亲马氏,出自同为织造世家的马偏额马家,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在《红楼梦》中,我们知道有贾薛王史四大家族,而在现实当中,我们先前只知道江宁织造曹家、苏州织造李(煦)家、杭州织造孙(文成)家,于是便隐隐地觉得缺了点什么,尽管我们清楚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是不能一一对应的。然而现在,当马偏额、桑额父子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时,似乎一切都变得疏朗多了。
  康熙五十四年,曾有一口传上谕:“三处织造,视同一体,须要和气。若有人行事不端,两个人说他;改过便罢,若不悛改,就合参他。”
  兴许,这便是《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出处。


  在红楼人物中,没有谁是没有毛病(缺点)的,惟独守寡的李纨(完)是个完人。
  曹雪芹为什么会这样安排(描写)呢?先前有民间传说称:曹雪芹在某王府做西宾时,结识了该王府里的一位寡媳,二人眉目传情,情感日笃,后来便像司马相如、卓文君似的私奔了,“且著临邛犊鼻裈”。因此便得出个结论,认为某王府的这位寡媳便是李纨的生活原型,所以曹雪芹决不会唐突她。
  其实,这种传言未必可信。
  在我看来,李纨这一形象,更多地取材于曹雪芹自己的寡母。


  另外,高阳在《红楼一家言》(三联出版社、2001年1月版)中,曾做过一个大胆的假设,他认为:《红楼梦》里的王夫人,便是曹雪芹的生母马氏。理由是:
  “南京建都,始于东晋,王敦、王导兄弟大用,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谣,马氏假托于王夫人,疑本此而来。”
  高阳先生的这段话,有点索隐派的味道(无贬义),他姑妄言之,咱就姑妄听之。
  但是,王夫人作为一位母亲,和作者曹雪芹本人的母亲,肯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附言:按道理讲,王夫人应该称作贾夫人,不该称作王夫人的,一如贾母没有称作史母,不知为什么曹雪芹偏偏要这样称呼?其间真的藏有什么玄机吗?)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