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经济犯罪--曹雪芹家致败之由
作者破碎的月亮
标签曹雪芹
阅读次数:82


摘 要 康熙帝的特别信任与姑息,使曹寅在亏空的路上越走越远,
直接种下了曹家破败的祸根;雍正帝大力整顿吏治,而曹 頫继续陷入经
济犯罪的泥潭,终于使曹氏家族一败涂地。

关键词 曹寅 曹頫 亏空 挪移 抄没

曹雪芹在创作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瑰宝《红楼梦》时,其家道早已败落
了。曹家败落,源于其祖父曹寅、父亲曹頫的经济犯罪。
曹家虽是汉人,但归顺满人甚早,清朝建立之后就成了资格很老的
“旧人”,且被编入了所谓“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尽管在满洲上层贵
族眼里,曹家世代只是内务府的“包衣”,意即“家里的”、“家下人”
——家奴,但在一般人看来,曹家“呼吸通帝座”,其身份又非一般汉族
的达官贵人可比。
顺治年间,曹雪芹的尊祖母孙夫人当了康熙帝的保姆,孙夫人的亲家
母文氏,即曹寅的妻兄李煦之母,也当了康熙帝的保姆;曹寅5岁时成了
康熙帝的“侍读”。后来,曹寅的两个女儿还都当了王妃。可见,曹家跟
康熙帝的关系非同一般。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殊关系,曹家自曹雪芹的尊祖父曹玺起,到曹寅、
曹寅之子曹顒、继子曹頫,3代4人自康熙二年(1667年)至雍正五年
(1727年)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60余年;曹寅的岳父,即李煦之父李士
桢官至广东巡抚,李煦本人则由康熙三十一年(1792年)至六十一年
(1722年),任苏州织造一职达30余年;孙夫人的亲属孙文成也沾光,
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担任了1年粤海关监督后,也当了杭州织造,
直至雍正五年(1727年)。
康熙帝在位期间,其施政重点在于稳定局势,以巩固满人的统治,
所以,对于经济犯罪,尤其是重臣与亲近之人的贪污、亏空一向采取宽
容态度,这当然容易助长官场的贪赃枉法风气。他又以视察河工为由,
前后搞了6 次劳民伤财的“南巡”,其中便有4次是由操寅主持接待,
住在江宁织造府里。
有接待皇上这样的特大题目,当然是要怎么花钱就怎么花,到处可
以挪用。曹寅作为康熙帝的心腹,还有一个特殊的使命是笼络江南文士,
以消弭满汉隔阂,并随时密报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情风俗、
物价变化等方面的动向。这也是可以随意花钱的题目。于是,曹寅大量
刊刻书籍、组织编辑《全唐诗》,尽日高朋满座、宴饮聚会,花钱如流水,
都算是“奉旨行事”。究竟曹寅自己每年应得的合法收入是多少,各项使
命可以动用的资金应在多大的范围之内,大概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他
自然可以公私不分,甚至可以大胆地化公为私。曹家维持了数十年的“锦
衣玉食”的生活而外,还置有大量田产。曹家本不是江南人,雍正六年
(1728年)初曹頫被抄时,仅江南的家产就有:房屋及家人住房13 处共
483间,田地8处共1967亩,另在北京还有多处田地、房产,这决不是一职
江宁织造的正常官奉所能置办得起的。
李煦也是借康熙“南巡”,大笔花钱,工匠、经纪人皆沾其惠,他本
人生活豪奢,好演戏,广延名角,挥霍浪费且不说,连他的家人汤、钱、
裴、郭4姓也都成了巨富,均在苏州广有田产。
康熙对经济问题管理松懈,对曹寅、李煦更是放任自流,毫无节制的
公用夹私用,于是两人都发生了巨额的亏空。康熙帝是明知有亏空的,不
但不加追究,而且还帮他们弥补的途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经李
煦申请,康熙帝下令让曹寅、李煦每人每次1年轮流兼管两淮盐务10年。
后来李煦又单独兼管了两年,李煦还一直兼管浒墅关税务。这都是肥差,
他人想也想不到的。自康熙五十三年起,由李煦的亲信李陈常兼管盐务,
康熙帝仍命以“盐余”代李煦、曹寅补亏。其中,仅五十四年代曹寅补亏
就达24万余两白银。由于皇上的额外施恩、特别关照,曹寅、李煦两人从
不认真补亏,只是挪新补旧,做做样子,因此亏空始终存在。
到了康熙五十年三月,曹寅还奏报说,他手上的两淮盐运课亏空570
万两;六月,李煦奏报自己经手的盐课亏137万两,请求分三年弥补。康
熙帝批:“再推三年,断断使不得。”皇上说是这样说,却没有追究的意
思,所以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不曾拿补亏真正当回事。
不仅如此,五十二年(1713年)户部尚书赵申乔还奏报:曹寅、李煦
历年应缴户部而拖延未缴的银两达79万余两,而且还有10年前领35万两银
子买布,既不见布解交国库,也不见归还银两。对此,康熙帝依然未加追
究。这年年底,李因贿赂太监被人参劾,康熙帝也只给了个革职留用的处
分。 康熙帝的姑息迁就,直接酿成了两家破败的祸根。
雍正帝可不客气,他早就对大小官员的贪赃枉法切齿痛恨,康熙帝一
死,李煦即因仍亏45万两被革职查抄。抄得在苏州的住房共236间,在京
城畅春园、房山县等处房屋共375间,房山有地1701亩,有奴仆82人,加
上名目繁多的衣服、器物共折银15万两。
雍正元年(1723)八月有旨:“李煦亏空官帑,着将其家物估价,抵偿
欠银,并将其房屋赏给年羹尧。”雍正六年(1728年),又因查出李曾
买5个苏州女子送给雍正的政敌“阿其那”(康熙第八子胤禩),再次
下狱,审定后,判为死罪,雍正改为流放,后来死于关外。在追查前河
道总督赵世显贪赃一案时,也查出曹寅曾得赵银8000两,曹早已死掉了,
无从追究。
此时,继任江宁织造的曹頫大概因为年轻,尚无恙。他还于雍正元年
末行文户部,要求将其父转下来的亏空“分三年带完”,户部也批了。然
而,这3年内,他不仅未认真补亏,而且又有新的经济问题:扣留先后担
任两淮巡盐御史的魏述珍银子4万两、谢赐履45120两,既不上报,亦不退
还。
3年期满,他没有补足亏空,雍正帝并未照原来“限期未完,定行从
重治罪”的批示办事,而是多次给机会,让他继续赔补。这以后,它仍在
原欠未完的情况下,继续挪移亏空,仅雍正五年就亏空“上用、官用段纱
并户部段匹等项银31000余两,又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匿。他还
不忠于职守,将织造事务交给管家丁汉臣料理,任其偷工减料,致使所织
绸缎粗糙轻薄,其中石青段匹都极易褪色,比其父所经手的 产品大为逊
色。
雍正五年(1727年)五月,曹頫奉职解运江宁、苏州、杭州3 处织
造的段匹、锦衣进京,途经山东长清县等处,于规定的招待外多要驿站的
人夫、马匹、程仪、等项银400余两,被山东巡抚塞楞额弹劾,雍正帝遂
于十二月初四令内务府会同吏部严加查办。结果,除落实曹頫除确有“多
加夫马、苛索繁费、苦累驿站”等罪外,还查出他一向“背旨负恩”,几
年来不但没有尽心赔补亏空,“反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蒙蔽”等一
系列犯罪事实。
雍正帝一向对反贪抓得很紧,曹頫犯了皇上一再申诫的三大罪状:
骚扰驿站、转移财产、亏空帑项,在雍正帝看来,自己多次保全、一再宽
展期限的曹頫作为如此,自是“行为不端”、“坏朕名声”、“有违朕恩,
甚属可恶”,于是,新帐、旧帐一起算,审案未结,便于雍正五年十二月
十五日将曹頫革职,又于二十四日令内务府大臣立即“行文江南总督范时
绎,将曹府家中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家人之财产,
亦着固封看守,俟新任织造官员绥德赫到彼之后办理。”
次年正月,范接到圣旨,即将曹家“管事数人拿去,夹讯监禁,所有
房产什物,一并查清,造册封固”。二月初二日,绥德赫到任,将所有抄
没曹府家产、人口查清接收,遂会同范时绎,咨送曹頫家属回京。同时,
曹頫在京的家产、人口也被内务府抄没,并奉旨赏给了绥德赫。其实,象
李煦一样,籍没所有的家产,并不足以弥补亏空。就这样,“百年望族”
曹家便一败涂地了。曹家老小迅速陷入生活无着的境地。
六月,骚扰驿站案审结,定曹府分赔勒索的银子443两2钱,曹頫已不
名一文,他又是个纨绔子弟,无法可想。于是“枷号催追”,要直到交清,
方能宽释。
定案1个月后,又查出曹府曾为雍正帝的另一政敌“塞思黑”(康熙
帝第九子胤禟)藏过镀金狮子,似乎未加深究。相反,过了些时,鉴于曹
頫被治罪后,一门妇孺无以为生,雍正帝还“额外施恩”,让绥德赫将赏
他的京城房屋、人口拨还了17间半房、3对半。
曹雪芹(1715?——1764?)此际10多岁,照他的朋友敦诚的说法
是: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生活。“锦衣玉食”
的生活,那是在他13岁以前,所以,活跃在大观园里男女角色都只有十三
四岁。
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下旬,才由新继位的乾隆帝下令“八
旗及总管内务府、五旗包衣佐领人等内,凡追取之侵贪挪移款项,倘本人
确实家产已尽,着查明宽免”。曹府被列入应宽免的名单内,方才获释。
曹寅幸亏死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的保护伞康熙帝还活着,
才没有受到丝毫惩处,但其家属、后人却饱尝了苦果。他若象李煦一样活
到雍正年间,定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曹頫虽是咎由自取,但若不是曹寅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亏空,也不致家
产籍没后连区区400多两银子也拿不出来,以致被枷号达7年零4个月之久。

说明:为省篇幅,本文所用资料未一一指明出处。主要资料来源如下:
冯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0 年版
张书才《新发现的曹頫获罪档案史料浅析》,载《红楼梦研究集刊》
第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版;
陈诏《红楼梦小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版;
周汝昌《曹雪芹小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 9 8 0 年版;
王利器《李士桢李煦父子年谱》,北京出版社,1 9 8 3 年版。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