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德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另类,虽然他们的革命发生很晚,但是在旧有的四分五裂的政治环境下,资本主义的物质革命一分钟也没有停留。但是这种革命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在这之前的两国都曾发生过有深远意义的思想革命。两国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发祥地。意大利,德意志(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曾经分别是天主教神学思想和封建统治思想的策源地和大本营,因此文化上的冲击对这两国也就特别强烈。在德国发生过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和破坏圣像运动,在意大利则有过捣毁宗教裁判所和大规模改革教会的运动。文化冲击让人们产生过巨大的迷惘,但是禁欲终究无法抵挡资本主义的诱惑,两个国家从极端保守封闭走向了开化和激进,甚至在未来还出现过贪婪横行和充满野心。
例子够多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现代化。邓小平是改革开放,也就是现代化的总设计师,但是我们一般只看到了中国现代化的物质层面。从八十年代初第一次打开国门开始,我们一直在饱尝物质现代化的甜头。我们有了彩电冰箱,我们开上了汽车用上了手机,我们讲求情调了,我们习惯“韩流”了。但是我们绝对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精神层面上的现代化。也就是类似我刚才所举的那些思想上的革命。
我不是在说那些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精神文明建设,那些思想理论,文化休闲,道德品质只是物质革命的衍生物,是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结果。我要说的思想革命,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文革之后我们展开的真理问题的讨论和对于毛主席的决策的取舍。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的思想的革命,他决定了今后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里人们,尤其是决策者的思想指向,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决定了他们的决策和意见,也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而这种思想的选择权,实际上并不是掌握在当时展开讨论的那群人手里,甚至都不是掌握在做出决定取舍的那些人手里。人们选择什么思想,其实是掌握在毛泽东同志手里的,也就是掌握在从根本上提出思想的对立的人的手里。
我们又要开始假设了,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那么等于说中国的物质现代化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精神层面上的革命的支持——如果说中国的物质革命会基本遵循上述那些国家的发展规律的话——那么,中国的物质革命会不会因此而夭折呢。
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无产阶级专政与资产阶级的专政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再明确发生过文化大革命的情况下,人们,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们开始意识到旧有思想的局限,开始尝试改革。这就如同上面那些例子:在打破旧有思想的桎梏后迈开革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