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康蒂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时期的著名导演,改编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他更动了小说中阿荀巴赫的作家身分,转换为作曲家的角色,而电影叙事的起点也从奥森巴赫抵达了威尼斯开始。故事背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几年,德国作曲家奥森巴赫,带着丧女之痛来到了威尼斯(影射古典作曲家马勒),希望得到修养生息的心情。到了威尼斯后,奥森巴赫与美少年塔奇奥邂逅,少年塔奇奥宛如希腊雕像般的容颜令奥森巴赫浑然忘我地沉醉在激动的热情中(以柏拉图思想为原型的延伸)。但之后威尼斯被霍乱所笼罩,因为官方刻意将消息封闭,奥森巴赫虽逐渐地发现了这个惊人的危机,却为了多看塔奇奥一眼,一直尾随着他的足迹,甚至不顾自身安危,不想离开被瘟疫所笼罩的威尼斯,最终因为吃了过熟的草莓,进而丧身在威尼斯这个城市。
在维斯康蒂的电影之中,一贯地以黑白影像来呈现贫穷、落后,以及较为低层粗糙的人类情感;而反观彩色影像,是富有、优雅,与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媒介。此外,维斯康蒂晚期的影片,将人类是故事流动瞬间的暂影的思想,以及电影定义为移动的影像等观念加入其中,使得他晚期的彩色影片中,人物本身几乎呈现着木偶的形体,只是电影布景的一部份,而影像表现出更为静止,冗长的镜头、摄影机缓缓自各种角度追踪、“伸缩”镜头的推进推出,电影人物的非动作特质,如同他们正摆着姿势供人拍照片一般,剧中影像像一张张的彩色名信片一般,一动不动地坐着,让观众眼睛整体收入静态影像,而创造出对“美”的作品一种纯粹的终极意念。这种对于“美”的追寻,随着配乐上使用马勒第五号交响曲的慢板乐章,一直不停地播放演奏到剧情的最高潮。



扮演金发少年塔奇奥的演员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名叫Bjorn Andresen。他是维斯康蒂众里寻他千百度后的惊喜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这个北欧少年在五岁的时候就被生父抛弃了,她的母亲随即自杀身亡。
但是在电影中,谁都看不出他的痛。
他十四岁,灿若星辰,无忧无愁,面带微笑,沉默不语。
他永远不会被这荒芜黑暗的世界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