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在中央2套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大,现在连D版也上市了,而且卖得很好。确实,《大国崛起》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特别是它在当今中国社会,以通俗而严肃的方式,比较恰当地向国人讲解了一个大国之所以能崛起的一些重要因素,比如文化启蒙、技术革命、民主法制、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等等。当然,它的评介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但从它作为一种文化启蒙性作品的角度来看,它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尽管大家可以见仁见智,对它提出许多批评,但要再出一部比它更好的、整体水平都能超过它的作品,可能在短期内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也很推荐《大国崛起》。
下面再介绍两篇批评文章,可能对看过此片的人有一定参考价值(摘自“网易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 正文”:
(一)党国英:大国怎样才能崛起?

作者:党国英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大国崛起》是一部瑕疵互见的历史政论电视片。创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希望民族振兴的意识跃然屏幕之上。可以说这是一部积极的、能鼓舞人们奋发图强的作品。在当今被古装戏和生活娱乐片统治的荧屏上,有这样一部片子播出,的确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观众们欢迎这部片子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拿《大国崛起》和《河殇》作一个比较,如果说后者有点剑走偏锋的话,前者则显得有些过于平板了,尽管它充分借助了电视手段而增加了不小的视觉冲击力。
如果按《大国崛起》创作者的目的,要这部片子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人类近代史,找出大国崛起的秘密,并启发国家政要去抓住引领国家和平崛起的关键,恐怕人们多少会感到失望。
讲“大国崛起”,应该首先面对“国家”这个概念,而知识界恰恰在这一点上懵懵懂懂。以为有个皇帝、有支军队,就算有了国家,这是大众非理性思考所产生的标准的知识错误。历史学家约瑟夫·R·斯特拉耶提供了迄今大概是最好的关于国家变迁的理论,而在片子创作者的采访名单中没有这位史学家。国家产生的标志是,某区域的统治者开始区分私权和公权,并开始用公权保护私权,用公权为民众提供服务。此前的“国家”会掠夺私人财产,统治者的暴力是掠夺私产的工具。此后才有了更成熟的“主权国家”。
私权和公权的分离及其应用的规范化,是理解近现代史演变的钥匙。不能排除产权以外的要素对历史演变的影响,例如,对产权实行同样的保护,有国家发展快,有的则发展慢,这大抵是一些偶然历史事件在起作用,而标准的史学家常常看重的是这些东西。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产权(包括公权和私权)的界定和保护。然而,在《大国崛起》的全部解说词里,提到“产权”一词的地方仅仅两处(不包括知识产权说法中的3处)。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崛起”的时候还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公权与私权不分,统治者用暴力和宗教狂热激情将中产阶级驱赶到了西欧(特别是荷兰),霸占了他们的财产。这大抵是西班牙、葡萄牙衰落和荷兰兴起的主要原因。《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只有两处提到“中产阶级”。
要合理地界定公权和私权,并对私权进行保护,必须建立民主制度,因此,理解大国崛起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民主”。然而,《大国崛起》解说词仅仅有12处提到“民主”,且主要是在复合名词中涉及,并没有认真讨论民主政治的意义。影响民主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西欧的自治传统,《大国崛起》中不小篇幅涉及到了自治的意义,这是它的一个亮点,尽管它对自治传统的历史分析完全是空白。顺便指出,我并不赞成“拜民主”教条;“自治”不见得总是“民主自治”;民主制度仅仅是社会权威结构的形式之一,但理解近代史不能回避民主制度的意义。
西欧的崛起是一场漫长的制度竞争,影响竞争速度的是与“产权”和“民主”相比次一级的要素,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是防范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的发明,如专利制度、股份公司制度和复式簿记制度。《大国崛起》仅仅重视“专利制度”,其他制度几乎完全没有提及。
第二是人口变化的意义。变革需要宽松的环境,影响变革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过剩人口的压力。任何国家的“崛起”过程都免不了要处理:(1)中央和地方的矛盾;(2)国家和社会的矛盾;(3)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处理这些矛盾意味着剧烈的利益关系调整,如果变革环境不宽松,就可能发生颠覆政权的事变。而现代化的过程是排挤人口、解放人口的过程,影响变革环境的关键因素是人口压力。有的国家幸运地获得了好机遇,有的则没有。英国获得了很好的殖民扩张机会,德国和日本则晚了几步。《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尽管多处提到“人口”,但似乎不是在这种意义上认识人口的。
第三是知识界理性主义战胜浪漫主义的意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加上工具理性主义(因为这个概念在使用中的混乱,我宁愿讲“经济学理性主义”)颠覆了“以神为本”或“以权为本”的“前国家统治理念”,形成了培养职业政治家和工程技术人才的近代教育体系,这是西欧一些国家国力强盛的重要因素。《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仅仅有4处提到“理性”,且也不是专门讨论它的意义。
第四是工程技术的意义。说到技术,不能不讲航海技术对世界历史影响,也不能不讲北欧维京族人(也称北欧海盗)对欧洲人的影响。要了解欧洲,必须了解它的航海历史。当然,懂了航海,也未必一定就懂中国;但不懂航海,是肯定不会懂中国的。舰队的组织结构对社会结构有重要影响,这是问题的关键。《大国崛起》的解说词通篇干脆没有提及航海技术。另外,美国经济史学家诺斯是解剖历史的大家,他的名言是:技术是制度变化的函数。《大国崛起》的创作者为何没有访问诺斯?
世界近代史是西欧人在军事上不断获得胜利的历史,这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一个军事史学家说,决定这个胜利的关键是军队装备技术、后勤保障供应以及军队的纪律。这三者的背后是社会结构的意义。谈到大国之间的竞争和扩张,如果不挖掘军事优势的表现形式和社会根源,那对于观看这部片子的中国将军们,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检索不到“后勤”一词。
《大国崛起》的末集这样向人们揭开“大国之谜”:“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看看,既是“共同的因素”,却又是要“适合本国国情”。说到底,这部片子没有告诉我们决定大国崛起的关键的共同因素究竟是什么。也许创作者们把力气下到了各国的“不同国情”上了。国情是要讲的,但如果离开普遍规律,国情就讲不清楚。在人类发展的大方向上,国情仅仅影响到一个国家发展的速度和变革的形式;如果过分强调国情,可能迷失方向。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上,几百年的发展差异有什么意义?
------------------------------------------------------------------------------------------------
(二)大国怎样才能崛起?
作者:莫之许
久不看电视,今奉安替兄之命为纵横写社论,遂找来(解说词)一看,大失所望。
首先,从文体上,依旧是上世纪80年代的《河殇》样式,宏大到不着边际的地步,要用那么少量的文字来概括一个国家至少上百年的历史,其空疏可知;其次,依旧是《河殇》之病,知识陈旧到不学无术的水平。比如前几集论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兴起,归因之简单,视野之狭窄,结论之粗陋,完全没有吸取一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知识积累;在其眼中,既看不到整个欧洲商业发展的沿革,更看不到商业中心变迁的轨迹;最后,则是其见解之粗鄙。综观12集,拨开所谓重商、法制、贸易、开放之类包装,其核心观点不外一个,那就是明智的统治促使国家的崛起,基本上每一集的结构都不外是,明智的领导人解决了关键的问题,由此国家走向了兴旺,反之,则走向了衰落与灾难,可是,却从来无从道及,明智的统治何以可能?以致于只能“称天才”,希望天生圣人,则万古不再如长夜。
一国之所谓崛起,必然是在与其他大国的长程竞赛中胜出,资源、地理、历史、政策、乃至运气,皆于这一过程中起到相当之作用,而难以归结为任何单一因素的决定。而在事后总结的时候,也一定因为各自的价值偏好,对外部环境及内部民情的评估,而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与施行中赋予不同因素以不同的权重。因此,笼统而言,崛起既然是长跑,则最终作为一个举国力量焕发的过程,战略与政策的筹划及持续实行必然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治阶级于此当居枢纽地位,既掌握战略的筹划与持续执行,也掌握着政策的制定和推进,而若抛开对外战略不论,放眼于国内政治场域,在漫长之崛起过程中, 统治阶级之所以优秀,根本尚在于其怎样处理其与其他阶级的关系。现代以前,统治阶级之产生乃凭借武力,并因此君临于所有其他阶级之上,直到其被武力推翻为止;现代社会的统治阶级凭借的是财力,掌握武力和国家机器的政权不过是其代理人,后者通过提供公共产品而获取报酬而已,前者则事实上——往往是通过议会——掌握权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直到今天的知识经济,凭借专业技能,人力资本也得以跻身权力的舞台,由此,一个大众民主(人力资本)的,代议制(资本权力)的和立宪(政权为代理人)的政治制度,遂告确立。
我以为, 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将权力、资本和人民组合在一起,从而在列国竞争的舞台上占据先机, 才能在长程的竞赛中最后胜出。从这一角度出发,《大国的崛起》一片中所涉及到葡、西、荷、法、英、德、日、俄、美诸国,都各有其辉煌的一刻,但是,谁更符合这一点,谁才取得更好的成就,谁离此而远,谁就在一度辉煌后走向沉沦,也因此,探讨作为权力载体的统治阶级(我不讳言这一阶级就应当是掌握和运用资本的阶级)如何崛起,而非探讨权力如何明智才是大国如何崛起的关键。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目前的政治制度尚处于现代之前,我们既没有人民的选票,也没有资本的权力,而是有着不受制约的权力,与片中大幅谈及的西奥多 罗斯福总统时代不同的是,他需要节制的是垄断的资本,而我们需要节制的是无边的权力,也因此,中国当代的所有问题乃在于政治代理制度的确立,而不是张扬统治的明智,这需要宪政,也需要民主,从这一点来说,《大国的崛起》实在是一部相当不着边际的片子,如果不是说反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