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07年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越剧走过了100年风雨如磐的岁月,即将开始新一轮的征程。回首过去的百年,有许多名字,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底,尹桂芳——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站在新百年的门槛上,一场“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活动即将于 2007年1月24日—1月31日与观众见面。
本次活动由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福建芳华越剧团、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浙江省绍兴市演出公司、上海市鸿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
为了难以忘却的纪念,让我们共同缅怀一代戏剧宗师。
为了即将呈现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唱响尹派的旋律。
一次镌刻在百年越剧历史上的活动
2006、2007,必将成为镌刻在越剧发展史上的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前者,是越剧的100整寿,而后者,则是越剧进入上海90周年的纪念。在这两个具有重大含义的时刻之交举行的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活动,将是2006年越剧界系列纪念活动的最后一波高潮,同时,也拉开了2007年庆典的序幕。
然而,与一些声势浩大的庆祝演出不同的是,这是一次没有任何行政指示和政府机构资助的活动,完全由尹派弟子发起,得到了各院团和众多弟子的支持和参与。本次纪念活动内容充实、风格平和,将向人们讲述一个真实、感人的尹桂芳,阐释一门博大深邃的尹派艺术。
七年筹划三地联手:只为一份感恩的心
提起本次演唱会的筹划,可以用“几经波折”来形容。2000年尹桂芳先生逝世之时,其弟子尹小芳、赵志刚、茅威涛等人便有意为纪念先生而举办一台大型演唱会。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一愿望始终未能实现。2003年时,当演唱会的召开即将化为现实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又使众人的努力付诸东流。然而,即便如此,举办这样一台演唱会的情结始终在这些尹派弟子的心头盘旋,究其原因,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为老师做些什么”。
为着这份共同的心愿,把赵志刚、茅威涛、王君安等从天南地北召唤到了一起。他们三人,身处上海、浙江、福建三地,为了筹备活动的具体事宜,多次来回奔波,无数次通宵达旦地开会商讨演出的具体事宜。提神的咖啡,成了他们最好的饮料。为了演唱会,大家都牺牲了很多,包括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休息的时间,甚至,还推掉了许多重要的演出活动。发起者之一的赵志刚戏称:“整个12月和1月,日程上只有尹桂芳纪念活动这一件事。”,而王君安也同样表示,这段时间,该活动是她所有活动的中心。
尽管牺牲不小,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它视作理所应当。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纪念活动开幕在即,12月19日,赵志刚、茅威涛、王君安驱车前往位于上海嘉定的松鹤墓园,祭拜先师,在尹先生的墓前共同缅怀老师的艺德人品。
一场晚会四出大戏:彰显尹派魅力的盛宴
流派纷呈,是越剧艺术的特色之一。而在越剧的众多流派中,尹桂芳先生创立的“尹派”,唱腔流畅舒展,缠绵柔和;表演深沉隽永,风流潇洒。在越坛久负盛名,受到同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这次的系列纪念活动中,主办方安排了一场汇集各路名家的主题演唱会《桂子飘香》、一场由优秀尹派青年演员献演的精品折子戏专场,以及《赵氏孤儿》、《盘妻索妻》、《玉蜻蜓》、《陆游与唐琬》四出由4位当今尹派领军人物领衔的大戏。届时,无论是喜欢传统原汁原味尹派唱腔的老戏迷,还是钟情赵志刚、茅威涛等新一代尹派传人的新观众,都将过足戏瘾。
不仅《何文秀》、《沙漠王子》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尹派唱段会引起您的共鸣,《珍珠塔》、《荆钗记》、《天雨花》等平时难得一见的尹派唱段,更将带领您领略一番更为全面、多姿多彩的尹派艺术世界。
卓越艺术高洁人格:我们永远的榜样
本次活动也得到了许多越剧界及其他剧种前辈的支持,纷纷为演唱会出谋划策。筹划前期,工作人员采访了身在福建和上海的众多老艺术家,听他们讲述与尹大姐交往的点滴,许多鲜为人知的浓情往事,将通过演唱会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不仅如此,众多当代越剧名家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吴凤花、陶琪、黄美菊等,以及离开舞台多年的傅派传人何英也专程从美国赶回,带着各自恩师的嘱托,在演唱会上,通过联唱的方式,表达一份对尹先生的敬意。而与尹桂芳有着特殊渊源的著名歌唱家吕薇(尹先生多年的合作者、著名越剧演员许金彩的姨外孙女),也将唱起《沙漠王子·算命》。
新秀辈出佳作纷呈:尹派的生命力是创新
似曾相识燕归来:时隔十余年王君安再次登台
难以忘却的:不仅仅是声音
与此同时,在演唱会之外,工作人员还在着手调查各院团越剧尹派演员资料,编写尹派大家庭的“家谱”。而纪念邮票的发行,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2012783 )的开通,则让人们从各个侧面了解尹桂芳,共同关注我们心中的人民艺术家。
本贴转自[纪念尹桂芳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