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讯(记者梁凤鸣)西山曹雪芹纪念馆门前寂寞了快一年的老槐树又迎来老友新朋。市政府投资500万元的修缮工程日前完工,京城百姓在游览植物园的同时,又可以在曹雪芹纪念馆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徜徉一番了。
曹雪芹纪念馆占地1.8公顷,初建于1984年,1996年第一次改造。此次修缮,外环境变化很大。一块宽4米、高2米的花岗岩巨石新立在门口,题写着启功先生的“曹雪芹纪念馆”几个大字。原先坑洼不平的甬路现已全部为整齐铺砌的青砖路面取代,地面上新添的地灯兼具音响功能,播放着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主题音乐。植物园近年来收集的扳指、戥子、手炉、茶桶、牛仙板等清代民间用品此次也出现在展陈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展室中收集展示了《红楼梦》一书多个版本的书籍和影印资料,介绍了红学研究历程,知识含量丰富,游人反映非常好。
1971年4月4日,住在此处的退休教师舒成勋的夫人收拾东西时,将西屋西墙的灰皮碰掉一块,里面露出斑斑字迹,剥开墙皮发现,大半面墙上写满诗词。无独有偶,1977年秋天,在城里一位工人家中发现一个黄松书箱,上面的题字与舒家墙壁上发现的墨迹看似出自一个人手笔。有关人士多方考证后,认为诗词内容及题字人均与曹雪芹有关,再依据其他考证,进而断定正白旗村39号院是曹雪芹的旧居。
西山曹雪芹纪念馆大年初一开始试运营,正式开馆将在桃花节期间,开馆后不收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