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晶
水晶的矿物名称是石英。 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河沙的成分中绝大部分是石英。 珠宝界将透明、粗大的石英单晶体统称为水晶。 §1.文化赏析 古希腊人认为水晶是冰根据神的意志演变成的石头,由于它晶莹、透明、无瑕,欣赏水晶时使人联想起清澈、纯净、没有任何杂质的山泉溪水,令人心旷神怡,更有人相信水晶中隐藏有神灵,把它做成圆球加以凝视,可以预言未来。所以,日本人很喜欢将水晶球陈列于家中。
中国古代称水晶为“水精”、“玉晶”、“千年水”,考古工作者已在许多古代遗址中发现有水晶制品。 高贵典雅的紫晶被列为二月生辰石,"精力充沛、避邪、忠诚、善良"。 水晶的纯净、透明成为心地纯洁的象征。人们把结婚15周年称为"水晶婚"。 |
§2. 水晶的基本性质 1. 化学成份:SiO2 。 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少量Al、Fe时,经热处理后形成色心, 因色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烟色、紫色、黄色。 2. 晶体形态:顶端为锥状的六方柱状,柱面上发育横纹。 随着温度的升高,晶形从长柱状趋向短柱状,最后到六方双锥。 晶体大小相差很悬殊。小的几毫米,大的可达3.5吨 (中国地质博物馆藏)。 3. 颜 色:可有无色、紫色、黄色、粉红色、不同程度的褐色直到黑色。 有色水晶可有多色性,一般体色越深时,多色性越明显。
|
![]() | ![]() | |
![]() | ![]() |
4. 光泽:晶面为玻璃光泽,断口具油脂光泽。 折射率:1.544-1.553, 双折射率:0.009,相当稳定。 比重为2.65 , 硬度为7。 5. 透 明 度:无色水晶透明度可达很高,清澈如水,随着包体含量的增加或有色水晶的颜色的加深,透明度降低。 6. 特殊性质:水晶具压电性,在高压下水晶单晶体的两端可产生电荷(双晶不行)。
§3. 水晶的品种: 1.水 晶: 指无色透明的石英晶体。一般切磨成水晶串球项链、鸡心坠、水晶球、玉雕刻品及改色原料,由于无色水晶在自然界分布较广,产出较多,因此,对无色水晶的工艺要求较高,应完全透明无缺陷,并有一定的块度。 | |
2.紫 晶: 呈淡紫、紫红、深紫色的水晶晶体。因Fe3+而成色,一般分布不均匀,最常见的是平直色带,有时见色块,具有特征的虎纹状内含物,是由充满液体的平行凹槽产生的。 高温下加热,紫色会消失,变成黄色。巴西所产的高品质紫晶可以看到紫红色的闪光,而非洲等到地的紫晶则带有蓝蓝的色调。由于紫晶在自然界产出相对较少,加之颜色高雅,受人喜爱,价值较高,一般用来做戒面,当杂质含量较多时用于串珠项链或用于雕刻工艺品。 紫晶的颜色以带有紫红色为最佳。 | |
3.黄 水 晶: 呈浅黄、黄色、黄褐色的水晶晶体。因Fe2+和结构水而呈色,黄水晶在自然界产出较少,常同紫晶及水晶晶簇伴生,市面上流行的黄晶多数是由紫晶加热处理而成。质量以金黄色、完全透明为最佳。一般切磨成宝石戒面。 黄水晶一直被用来仿黄玉(即托帕石),并被称为“巴西黄玉”。 | |
4.烟 晶: 呈烟灰、褐灰、褐色等水晶体,其颜色与所含的微量Al有关。烟晶的透明度从半透明到不透明,含有丰富的气液包裹体和金红石包裹体。 烟晶加热后可变成无色水晶。呈茶色的又称茶晶;呈黑色、深褐色的又称墨晶。 烟晶的分布比较广,主要用来做串珠项链或改色原料。 市场上的许多烟晶实际上是经辐射处理的无色水晶。
| |
5.绿 水 晶: 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天然产出的绿水晶,它们是紫晶在加热或黄水晶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或是由于无色水晶含大量的绿泥石等矿物的细小鳞片而被渲染成绿色的一种水晶。 但据报道,1991年在江苏东海意外地发现了绿色水晶,仅有玉米粒般大小,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唯一的绿色水晶。 | |
6.鬃晶和发晶: 指无色透明水晶中含有大量纤维状、草束状、针状、放射状等形态的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等矿物包裹体的水晶。其中包裹体粗如鬃毛者称“鬃晶”,细如发丝者称“发晶”。 金红石多呈褐-褐红色;电气石多呈黑色;阳起石则为浅黄绿色至绿色。 好的发晶应透明度高,丝状物清晰,且排列有一定规律或呈几何图案。发晶一般用作观赏标本。 另外,水晶中当含有金属矿物时,会产生色彩斑斓的颜色,尤如一幅幅天然的图画,为水晶凭添了几分神秘。如针铁矿呈金黄色束状;赤铁矿呈鲜红色,呈线状、片状分布;褐铁矿则呈褐红色,呈鳞状、结核状。
| |
7.水胆水晶: 指晶体内部含有较大的气液包裹体,每当摇动晶体时,能看到晶体内部的水流动,并能听到水的声响。水胆水晶是大自然赐予的珍宝之一。一般作观赏石。水胆水晶中气液包裹体越大、晶体越透明则越珍贵。 8.晕彩水晶: 当白光通过水晶裂隙中的空气薄层时会发生干涉作用,从薄层底部反射的光与薄层顶部的反射光相叠加,使本来无色的水晶呈现五颜六色的干涉色。一般做观赏标本。 | |
9.石英猫眼: 当水晶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裹体时,其弧面形宝石表面可显示猫眼效应,由于较为少见,价值较一般水晶高。一般用作戒面。
| |
10.星光水晶: 含有两组以上定向排列的纤维状、针状包裹体时,其弧面形宝石表面可显示星光效应,一般为六射星光,也可有四射星光。星光水晶在自然界极少,价值相对较高。 | |
11.芙 蓉 石: 一种淡红色至蔷薇红色的水晶,其色泽是由于含有钛的缘故,主要产于伟晶岩中,通常为致密块状,透明度较低,多呈云雾状,裂隙较发育。芙蓉石的颜色不太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可褪色,在阳光下爆晒颜色也能变淡。一般作玉雕件或串珠项链。 优质的芙蓉石产于马达加斯加、巴西,我国年都进口芙蓉石。 | |
12.乳 石 英: 是乳白色或奶油色的水晶,透明度较低,其原因是内部充满气相、液相包裹体,成品的外观容易与蛋白石混淆。
§3. 水晶的产地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水晶矿产出,主要产于伟晶岩脉或晶洞中。 水晶的著名产地主要有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马达加斯加、阿尔卑斯山脉、美国的阿肯色州、俄罗斯的乌拉尔等地。 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单晶体产于巴西,长5.5m,宽2.5m,重40余吨。 世界上最大的优质水晶球直径21cm,重107磅,产于缅甸,整个球纯净无瑕,清澈如水,现存于美国华盛顿斯密逊博物馆。 我国的每个省区都有水晶矿产资源,江苏东海县素有“水晶之乡”的美称,1958年曾产出一个1.7m长,1.2m宽,重3.5吨的中国“水晶王”(现存于北京地质博物馆)。其产量占全国的50%,建有全国最大的水晶市场,每两年举办一届水晶节。 另外,海南(羊角岭在仅0.2km2的面积和150米的深度内,共产出压电水晶近百吨,还有其他品质的水晶)、广东、广西、四川也是重要产地。
§4. 水晶的人工处理: 1.辐照处理: ①无色、浅色品种 --辐 照--> 变为烟色品种 ②黄色品种 --辐 照--> 变为紫色品种
2.加热处理: ①紫色品种 --加热--> 黄色品种 ②烟色品种 --加热-->无色品种
§5. 合成水晶: 水热法合成水晶的技术已十分成熟,现在大量投入生产,并有各种颜色的品种。
鉴别合成水晶与天然水晶的主要依据是内部包裹体和红外光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