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史实将领 ->管夷吾
管夷吾
姓名
管夷吾
性别
特技
管子
五围属性兵种适性
武力 统率 智力 政治 魅力 枪兵 戟兵 弓兵 骑兵 器械
65 86 93 100 82 B B S B A

列传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管仲的传记,载於《史记·管晏列传》。

亲近将领:诸葛亮乐毅鲍叔牙
管夷吾三国志第一次出场
三国志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第35段

  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大司马曹休帅军向皖,济表以为「深入虏地,与权精兵对,而朱然等在上流,乘休後,臣未见其利也.」军至皖,吴出兵安陆,济又上疏曰:「今贼示形於西,必欲并兵图东,宜急诏诸军往救之.」会休军已败,尽弃器仗辎重退还.吴欲塞夹石,遇救兵至,是以官军得不没.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往者大臣秉事,外内扇动.陛下卓然自览万机,莫不祗肃.夫大臣非不忠也,然威权在下,则觽心慢上,势之常也.陛下既已察之於大臣,愿无忘於左右.左右忠正远虑,未必贤於大臣,至於便辟取合,或能工之.今外所言,辄云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况实握事要,日在目前,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觽臣见其能推移於事,即亦因时而向之.一有此端,因当内设自完,以此觽语,私招所交,为之内援.若此,臧否毁誉,必有所兴,功负赏罚,必有所易;直道而上者或壅,曲附左右者反达.因微而入,缘形而出,意所狎信,不复猜觉.此宜圣智所当早闻,外以经意,则形际自见.或恐朝臣畏言不合而受左右之怨,莫适以闻.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於理而物有未周於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夡,岂近习而已哉!然人君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己明,当有所付.三官任一臣,非周公旦之忠,又非管夷吾之公,则有弄机败官之弊.当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就迁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一]

更多三国志中的管夷吾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