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苏州河》中水的意象与对人生的质疑——论文论文之头疼欲裂

《苏州河》中水的意象与对人生的质疑——论文论文之头疼欲裂

作者我不喜欢你苏州河 标签论文 文化 阅读次数:103
     《苏州河》中水的意象与对人生的质疑
                         
  娄烨的《苏州河》,讲述了一个双线交错的故事。故事很简单,然而在镜头的处理上,是沉重的。脏兮兮的苏州河,两岸棚户区和破工地,破败之气扑面而来;阴暗的里弄,酒吧,混沌沌的包容了一切丑恶和罪恶;低矮逼仄的船舱,无法伸展的美人鱼缸,与湿漉漉又阴沉沉的天空一起,构成了令人窒息的故事孽生地。一切都是灰蒙蒙的。即使是那个总穿着缀满珠片的衣服的亮闪闪的美美,也总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
  故事有个很有趣的对比。在影片的前半段讲述马达与牡丹的故事时,总是晴天,或清晨太阳初上,或傍晚天幕欲敛,不同于那个摄影师“我”与美美的故事,总是阴霾中交织着瓢泼倾盆大雨,仿佛哭泣,没完没了;“我”与美美是与水纠缠在一起的。而在马达与牡丹的故事一开始,明朗天晴,两人一起兜风,喝着偷来的酒,绕着街道一圈圈的飙车。此时没有出现水,故事中一直隐隐约约的少了什么,无法发展;空气之中少了水分,是无法生存的。于是他们的兜风无法在继续下去了,马达开始躲避牡丹;牡丹终于找上门来,于是两人故事中的第一场雨随着牡丹的眼泪一起降下来。随后故事的继续发展,便与水结下不解之缘:马达参与拐骗牡丹向她父亲勒索钱财,第二天清晨,在红彤彤干巴巴的太阳下,牡丹跳进了苏州河。
  接下来是作为摄影师的“我”与美美的故事。从一开始导演便在美美与牡丹这两个相貌酷肖的女孩身上设了太多的牵绊,牡丹跳进了苏州河,于是美美便依水而生,居住在苏州河上的一条船上;“我”与美美的初次见面,从那个阴暗的酒吧的美人鱼缸开始,“我”见到美美在那么浑浊的水中,任意伸屈着四肢,尽情的表演做一条鱼的快乐;随后两人成为情侣。在此以后,所有的情节都与水难解难分:瓢泼大雨下的船舱生活,酒吧生活,马达与美美的相遇,马达在雨中等待美美,马达在雨中被揍……一切都在水气弥漫的阴霾中推进。不同与马达与牡丹的故事,仿佛花朵因缺少水分的灌溉而无法成长;在美美的故事中,充斥着太多太足的水,于是空气中游离着不安定的因子,所有的一切都像被腐蚀了,一不小心,一切都会哗啦一声跨下来。
  前兆远在影片开头,美美反反复复的询问“我”:“要是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来找我吗?会一直找吗?……”导火索在马达反复不厌的对美美讲述他与牡丹的故事,而美美也反复不厌的听。“我”与美美为马达起了争执,一切已岌岌可危。此时马达找到了牡丹,本来仿佛一切都可以解决了,都可以回到原来的轨道,但时候已经到了,故事就像常年漏水而彻底腐蚀的老房一样垮下来。于是最后一场大雨中马达与牡丹重温昔年喝酒飙车撞进苏州河中淹死了,暴雨过后,美美也失踪了。
  水,贯穿了整部影片。整个故事在逻辑顺序上,水由少及多,光度由亮及暗,人生由单纯及至越来越无望。水是生命中那么一种东西,少了,活不下去,无法成长;多了,滋生罪恶,腐蚀一切。在《苏州河》中,整一个的大概念便是苏州河,这个一个城市的“水”的集荟。随着片中水的增加,人离苏州河的愈近,笼罩在人头上的人性阴影也愈大。从白天的街道,至灯下的船舱,至昏暗污秽的酒吧,丑恶与罪恶一步步增加,从单纯的牡丹,至无望的马达,至怀疑的“我”与美美,至阴狠的酒吧老板与勒索杀人犯,人越来越绝望。水,在片中出色的勾勒出整个故事的趋势,它也许就是那个城市的人的精神的阴暗的孽生地,一点一点的增加,怀疑与无望一点一点的滋生,直至绝望。
  片中的四个主人公:马达,牡丹,美美和只出现了一双手的故事讲述人“我”,围绕至苏州河相遇,围绕着对人性的怀疑,引发了整个故事,构成了他们的人生,我们的影片。
首先是马达和牡丹。马达是个无望的青年,靠着一辆偷来的摩托车送货,有时也走私什么的。他是整个故事中的一个对人生怀疑的人。他渴望成就,富裕,满足,所以当那辆绿色摩托车出现的时候,他似乎看到了梦想的阶梯,他第一次骑着摩托车时露出的笑容就像每一个年轻人对未来憧憬的自给自足。但现实依然残酷,马达并未出人头地,而成为一个依靠摩托车送货的人,酒吧、盗版VCD成为马达单调生活的唯一点缀。在他的希望破灭后,他开始怀疑一切,包括生活,信念,甚至于怀疑自己。所以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爱牡丹,或者说是不敢相信自己内心的感受,但他人以嘲弄的口吻揭露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否认。于是他参加了绑架牡丹的计划。
  牡丹是个单纯的女孩子,在遇到马达以前,因为家庭的破碎而缺乏关爱,但从不怀疑人生。所以当马达出现,并对她表现出关爱时,她相信他并毫无保留的付出情感。但是马达欺骗了她。于是就在那一个不眠夜,她学会了什么叫做怀疑。牡丹与马达,正好是两个互补体。当牡丹信任时,马达是怀疑的;而当牡丹开始学会怀疑时,马达却被牡丹的谎言——牡丹边笑着对他说:“我不会跳下去的”,边跳进了苏州河——震醒了,相信自己是切实的爱着牡丹的。牡丹从信任中学会了怀疑,而马达却从谎言中发现真相,这对他的“怀疑”人生不啻于一个讽刺。这种人性上的错落,构成了他们的悲剧故事。
  其次为“我”与美美。“我”是一个摄影师,历来在镜头中看人家的悲丧喜乐。镜头中的世界不真实,即使“我”没有表白也不承认,他事实上是所有人中对生活最不信任的人。他拒绝相信马达的故事,说马达不是疯子就是骗子;他与美美是情侣,然而他从心底质疑这种关系:当美美对他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有麻烦时,他反应极快:“那么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等做爱以后?”深刻反映了他的内心。他比马达对自己怀疑更甚,因为马达毕竟还是认识到了自己对牡丹的爱,而他却一直逃避,从不采取主动措施,在他,美美与马达的故事中,只是坐看故事的发展,或者还有半真半假的怂恿酒吧老板揍马达。在美美走后,他既不准备,也不打算去找她,只是不无遗憾的说,他本以为一切可以恢复从前。未必他不爱美美,只是不敢相信爱罢了,不敢相信自己可以为了爱而不顾一切的去寻找美美。他怀疑自己的感情,乃至自己。
  而美美是个矛盾。她从一开始就是不相信的,她反复不停的问“我”会来找她吗,一旦“我”回答会,她却说是“骗人”。然而她对马达的故事是相信的,她虽则怀疑,内心却相信或者说希望可以相信确实有可为之不停追寻的爱情的存在。所以她最后留下了一张纸条:如果你爱我,请来找我。很难说,美美是期盼着“我”能找到她,还是根本没抱希望。这个身上集合了“怀疑”却又渴求可以“相信”的女孩,她的矛盾,也许就是现代人的矛盾,她的希望,也许就是所有人的期盼。
  《苏州河》中,精神怀疑与无望的孽生和表达与水的交融浑然一体。河既是生命的来源,也是生命腐朽的出处。影片中勾勒出的阴霾的背景,污浊的河水静静的流淌,已经发生的故事在汤汤中趋于平静,未曾发生的故事在平静下孕育躁动。


明月珠旗(dudubird)于 2003年7月7日 3:25:08 编辑过本帖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