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执红烛赏残花──笑骂袭人痴处
作者:孤鸿雪影 标签:袭人 | 阅读次数:43 |
![]() ![]() ![]() |
| ![]() ![]() ![]() |
昨夜余与友人欢饮达旦,醒后见友人皆去,唯一女子掩面而泣。近观之,乃袭人,诉世人加之诸罪状有三,余因语之,更笑其痴处亦有三也。
首先,袭人你是有些小手腕。“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下箴规。”你也曾“曲线救国”与王夫人串通一气。其实你本不必如此。宝玉“高情不入时人眼”就免不了被贾政施以家法,大不了多挨几顿毒打,宝玉终生辘辘无为未必就能把贾府吃穷了;他飞黄腾达高官得做也不过是独木难支,于事无补罢了。关你袭人什么事,干吗打了宝玉比打了你还难受。你看到宝玉皮开肉绽,几天爬不起来床,听到她跟你说出对黛玉的深情,又何必为他担心呢?将来他恐怕不会真的与谁“做怪”,就是做了怪大概也传不到贾政的耳中,哪怕贾政知道了,难不成老子真会打死亲生儿子?另外你最傻的一点就是你的许多看法和认识,压根儿(北京土语,意思为“本来”)就是错的。虽然社会就是如此,你受的教育就是那样,但你知不知道,世道会变呀!几百年过去了,甭管老人孩子都能说出个什么阶级,什么主义来。论起反动路线,孔老二(文革时指代孔子)走的最远,再往后数大概就是你了。当然,有时侯为了宝玉好,适当规劝两句也就是了,他听则为你之功,不听又非你之过,何必耍这么多小手腕,引来后人非议呢?此我笑君痴处之一也。 另外,你还伶牙俐齿,搬弄是非。比如你曾替茜雪应了摔茶杯之事,结果怎么样,她还不是被撵出去了?凡事应量力而行,干吗总做这种息事宁人,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最可气的是晴雯摔了扇子跟宝玉吵嘴,你又不是不知“清官难断家务事”,也要上赶着掺和进来,难怪有人说你“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了”。这还算值得庆幸,再过得几十年,说不定又有谁研究出“晴雯的扇子被你做了手脚,引他们二人吵架根本就是你的一条毒计!”话又说回来,那次晴雯的火暴脾气可把宝玉气着了,他口口声声要回王夫人放晴雯出园子呢。而这个最富反抗精神的晴雯丫头也不知是怎么了,明明有这么好的摆脱压迫的机会她又不抓住,反而说出“死也不出去”这样的鬼话来。真不知吃错了什么药。闹到这个分上,你知不知道,最难办的反倒是你袭人了。你想啊,出面求情吧,虽可保住晴雯,但人家会说你沽名钓誉,笼络人心──挨骂;置若罔闻吧,排除异己,落井下石,这明摆着呀?──还是挨骂。其实呀,你当初就应该一直睡下去,任由他们闹的天翻地覆,你真睡着也好假睡着也罢就给他来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宝姐姐风格。你别以为因一个茶杯捻了茜雪就一定会因一把扇子捻了晴雯,放心吧,宝玉心里有谱。慢着,这样的话,又该有人说你脸热心冷,麻木不仁了。真是所谓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恐怕你也只有跳楼的份儿了。不过这“畏罪自杀”的罪名……这下真是连我也没有办法了。总之此乃我笑君痴处之二也。 还有,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你十足的奴性。首先来说吧,人家看果树的老祝妈好心瞒着上头给你些果子吃,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没听说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你不但不要,还教训人家一顿,一切都为主子着想,难怪人家说你奴性十足了。不过评心而论,历史上比你奴性大的人有的是。比如南宋的那个岳飞吧,他不仅镇压过多次农民起义,就连站在风波亭上,都快被皇帝老儿砍了头了,他还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他就不明白他报效的应该是人民吗?结果怎么样?人家是万人景仰的民族英雄,你是众人唾弃的卑贱奴才。我说嘛,没个公平,认倒霉吧。说你奴性的另一重要依剧便是你狐媚妖淫勾引人家宝玉。当然了,虽然程本里说“宝玉强袭人行警幻所训之事。”,程甲本将“强”字改为“与”字。程乙本觉得不好,保留“强”字,但在后面加了“袭人自知贾母将她给了宝玉,也无可推脱,忸怩了半日,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云云。难怪张爱玲说“可惜后人不仅续写了四十回,还篡改了前文。袭人与宝玉初试云雨情本是被强迫的……”不过即便如此,宝玉总是被宽容的,替他开脱的人自有万千之多,“他是多情公子,是有爱为基础的,是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家庭”等等,不必我劳心费神。但对你袭人嘛,却没那么宽容了。谁让你是奴才,而且是有奴性的奴才呢?大概谁都可以欺负两下吧。不过有些事情,说你有奴性还真不冤枉。比如说你嫁给蒋玉菡后反有一段供养“雪夜围破毡”的宝玉、宝钗夫妇的日子。你傻啊,此时贾家的富贵权利都没了,你大可置宝玉于不顾,至少自己可以反过来过一回当主子的瘾,让什么宝二爷、宝姑娘给你洗衣烹茶,总不用毫无怨言的“供养”二人呐。所以说大概是你奴才做惯了,那些奴性都渗到你骨头里去了吧。此乃我笑君痴处之三也。 如果袭人你想做些什么来挽回你的坏名声,我看还是省省吧。君不见几百年来,人人都只知你先勾宝玉,后嫁优伶,联薛宝钗以压黛玉,借王夫人以打晴雯;又有谁人晓得左助茜雪,又护晴雯,怀娇嗔而缄宝玉,受嫌疑而养玉钗呢?所以说即便你再做一百件好事,人家看不到、记不得,或是干脆歪曲成坏事,君又何必太过痴心呢?我嘛,自然和你一样,也是个不合时宜之人。不过此番情景倒应了一句“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执红烛赏残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