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他年洒泪葬我者为谁

他年洒泪葬我者为谁

作者出尘 标签宝钗 阅读次数:244
  这个题目已经拟定好久了,但近来为一些俗事所扰,每欲下笔,总感笔下无清灵隽秀之句,生恐文字过于苍白,配不上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亦恐唐突了佳人。然心中有话,又不吐不快。此值夜深人静,故欲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林妹妹自幼丧母,其后又丧父,客居贾府,每日以泪洗面,其超尘脱俗,孤高自许,又不容于世俗,终使清灵卓异的林妹妹早夭了。真真是红颜薄命啊。然,在红楼梦无数悲剧中,有一个人其一生悲惨较林妹妹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她没有哭哭啼啼的,她就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
  宝钗自幼丧父,虽有一个哥哥,却不成器,还得要她操心,只是有一个妈妈较林妹妹好些。自从宝钗的父亲死后,宝姐姐的一生就不再属于她自己了,而属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了。从前那个顽皮可爱的宝丫头变成了端庄稳重的宝姑娘了。她深知哥哥性情奢侈,言语傲慢,不能为母亲分忧,每遇大事就仅有自己和母亲商量,平时也仅有自己和母亲说笑解闷,故从此她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
  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这是隆恩吗?谁不知一入宫门深似海,有多少深宫怨妇整日郁郁寡欢啊。难道宝钗真的愿意去那种不得见人的地方吗?难道她就不想找个懂她、爱她的人一起好好过日子吗?但她还是遵从母命上京了,为了母亲,为了薛家她甘愿牺牲一生的幸福。可这一切又有谁知道呢?唉!此恨凭谁诉?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能做真正的自己。宝钗拥有和林妹妹一样的才思,其实她也多想能像林妹妹一样能哭能笑有哭有笑,敢爱敢恨有爱有恨啊,只是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选择了做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感情埋在心灵深处。她总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总是与人为善,事亲以孝。宝钗生日,贾母因问她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宝钗深知贾母老年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宝钗博学多才,诸子百家无所不知,唐诗宋词元人百种无所不通,她却说“作诗写字,不是分内之事,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压抑自己心中的感情事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不能按照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做人,那更是件痛苦的事。宝姐姐也有“抱闷思,断肠时”的时候啊,也有“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的时候,谁能肯定在夜深人静时,在梦中,她就没念过“衰草寒烟无限情”,“他年葬侬知是谁”等句呢?宝钗啊宝钗,你又何苦活得如此地累呢?
  孤独和寂寞是不同的,孤独表示身边没人,寂寞表示心灵不能和他人沟通。宝钗并不孤独,有大观园中众多姐妹陪她赏雪吟梅,联诗作对,但她却是寂寞的。虽然林妹妹和云妹妹都当她是亲姐姐,她也能理解她们的心,能为她们排忧解难,但她们却不能理解宝钗的心,不知道宝姐姐心里其实跟他们一样有无限的伤心事,在林妹妹眼里宝姐姐又有母亲又有哥哥,是幸福的,在云妹妹眼里宝姐姐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其实林妹妹才是幸福的,因为她不仅有一个好姐姐,而且还有一个懂她、爱她的知己。而宝姐姐呢,什么也没有。看着林妹妹同宝玉眉来眼去,三日吵两日好,其实她也多想像林妹妹一样有一个人和自己吵吵闹闹的,可是她为了维护自己大家闺秀的形象,恐怕即使敢想也不敢做,只有把这份梦想埋在心里,惟有天知道。唉!脉脉此情谁诉?
  最后,宝钗嫁给了宝玉,当了荣府的宝二奶奶。可是,宝玉却至始至终都爱着林妹妹,两人同床异梦。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比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眼里心里只有别人的男人更不幸的事了。由是如此,尚有人认为宝钗是个奸险小人,苦心孤诣地谋夺了宝二奶奶之位。这岂不是她自己把自己推向深渊吗?这真是可笑可恨。最后宝玉走了,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剩下宝钗一个人该怎样度过余生,实难想像。有时候活着远比死去需要更大的勇气。
  林妹妹死了,有宝玉为她肝肠寸断,而宝姐姐呢?“他年洒泪葬我者为谁?”



红米(hqq)于 2003-10-14 20:43:44 编辑过本帖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