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蒜市口街雪芹故居 -- 周汝昌

蒜市口街雪芹故居 -- 周汝昌

作者红米 标签故居 阅读次数:44
蒜市口街雪芹故居
周汝昌
  曹雪芹是中国的莎士比亚。莎翁故居在英国Stratford,成为世界名胜,文化圣地。
  我们的曹雪芹,故居何在?
  这个未知数是多年来人们百计寻求答案的一项文学史考古工作。当然,曹雪芹的出生、迁动、流离……地方不同,所居遗址也有多处。刻下大家关注的这处故居,是指北京外城东侧的蒜市口,在那儿应有一个院子,雪芹幼时随祖母、父亲、寡嫂以及三户仆役人等北返京师时的住所———那是他父亲曹获罪、抄家、逮问而押回的,家产已经抄没,无立锥之地,实在可怜之极,这才感动了雍正新皇,特别“恩赏”的一所空房,而非“建”的大府邸。
  那院子共有房屋17间半,有档案载明。于是,人们有了找到雪芹故居的希望。
  但所称蒜市口者,据《乾隆京城全图》所精绘,是一条短街的名称,从西口向东,至“大石桥”(南北有两“河槽”地名),全长二里许,确名是“蒜市口街”。
  然则在这条街上是可知的了,可是究在何院?又成了难题。
  一些专家同意一种说法:此院即在西口内街北,旧门牌16号,新号为207。
  理据何在?据云主要有三点:一、院内有木屏门上刻“端方正直”四字,是高鹗在“程本”写入称颂贾政的话,可见此乃曹所居(按:这完全是“自传说”的观点了,那些专家似乎不属此说者,不知何以又以曹为贾政?)二、曹寅诗写过此处,他在此作过诗。三、高鹗和雪芹是同一个外家,此家姓方,所以到过此院,就把“端方正直”四字写入书中了。
  大约三年前,一位玻璃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因研究清代玻琉史而查找有关地点,获得结果,他对“红学”也有研究,就顺带查找蒜市口17间半这处遗痕。结果发现:旧16、新207院在《乾隆京城全图》上标示清楚,所绘房屋共计21间整,而非17间半;而由此往东不远街南另有一院,绘明为有房18间,其中一间独大,合一间半的面积。
  这位教授级工程师据此提出:整条蒜市口街南北两侧,只此一处符合档案记载,别无第二处(都不是17或18间),这就值得注意了。
  他同时指出:一,如21间可以说成有3间不算数,那么任意增减的话,可“凑合”十七间半的院子,就可以附会出很多了———那又如何可以取信于人?二,刻字的屏门,年代晚近,绝难指为300年前的木制作。三、“端方正直”四字在《梦觉序本》里已经有了,不自“程高本”为始,不能认为此乃高鹗所增。四、曹寅在宫内任职,怎会到外城去住?诗句内容也不相合。
  由是,这才出现两种意见,这情况已由《北京日报》的《周末版》发了长文详叙双方的论点。
  及至北京市因城市建设改造工程,一般旧房皆在拆迁之列,对这项文物古迹如何处置?崇文区政府颇为慎重而关切。区政协是负责研究文史的重点机构,更是十分的着意,深细考虑。据知,他们走访了多位专家,举行了会议,广聆意见。也曾不弃,枉顾小斋,听我的想法。这先后已有三、四次之多了。其认真而客观的精神令我佩服。
  北京的报刊和电视台,也曾多次发表文章,播出专题节目,引起很广泛的兴趣与关注。
  最近,承崇文区政协领导惠告:此事因专家联名请保留207院,已上达中央,由中央以至市、区的党政领导,都作了批示,责成地方认真研究,拿出决策。经古建文物专家到207院考察鉴定,认为地面上并无古物遗存,木屏门年代不旧,没有足证为曹氏故居的依据。又征询市府文物部门的意见,具言该处的证据不够充分,也无从采取措施。
  据此,只好作出一个不得已的决策:无法确定故居遗址,只能由开发计划规定拆除,而洽商在此处附近,修建一座曹雪芹纪念馆。
  到于我,作为一个“个体”研究者,从十几年前即到蒜市口寻访过。居委会指点,从西口到石板胡同,极短一小段为“蒜市口”,再往东叫“缆杆市”了,因此我无获而归。近年两说并出后,我都未去看过,不敢妄言,但曾在谈话中表示过:“十七间半”是最要点,问题应以此为核心判断。“端方正直”是否即可认为指曹?难定。曹寅诗是咏内城老宅,非此地。高鹗母姓陈,其外家“姓方”之言无据。我希望保留的范围放宽一些,可以先保存这一条不太长的“蒜市口街”———据乾隆全图,自西口至“大石桥”止,中间并不分段。证以宣统元年的《详细帝国舆图》,此全街标明“栏杆市”街,也无分段之可言(说蒜市口只到石板胡同,系民国以后的事了)。
  就在最近不久前,我还应热心的华女士与新华社王同志之嘱,写了一份吁请的书面,望能上达,其内容说:雪芹的故居堪与莎翁故居并称比美,应予保留,这关系着我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形象!唯因有两说未定,请保留全街(即东至“大石桥”为止),以便研考更确凿的遗址。
  以上粗叙事实经过,也表明了我的一点看法和微忱。至于能否如愿,还要决于公议。207院或另外18间的两处,都只是可能性,谁也不能强迫人家说“就是”。盼能拿出确证来,为雪芹故居定案,功德无量,必将载入中华文化史册。

转自文汇报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