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之薛宝钗
作者:枯叶蝴蝶 标签:薛宝钗 | 阅读次数:953 |
![]() ![]() ![]() |
| ![]() ![]() ![]() |
《红楼梦》中人们的焦点,即在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三角关系上。无可否认,贾宝玉始终只倾心于林黛玉,但却因为“金锁配玉”的说法,最终娶了薛宝钗为妻。结果呢,却是“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薛宝钗是中国最典型的那种属于贤妻良母型的女子,相比之下,思想上就和宝、黛完全不同,连诗也都是自写身份。“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以花自赞。宝钗原也配的,在宝玉生日那夜,抽花名签的时候,宝钗第一个抽出的,是牡丹,题“艳冠群芳”,上书“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确,宝钗本是群芳之冠,“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若论才貌,宝钗未必及得上黛玉,但单单从做人这方面考虑,薛宝钗比林黛玉要有心计,精于做人之道。 从某些事件上可以看出宝钗喜欢“多管闲事”:"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在黛玉行酒令误说出《牡丹亭》《西厢记》上二句后隔日,宝钗便是这么把黛玉叫到自己屋里说的。宝钗是没有任何权利理由去告诉黛玉这番话的,可她说了,不是狠狠的追问,而是“拉她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她道”。最终连一直对宝钗猜忌的黛玉都释然了:“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f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红楼梦》里,宝钗确是一个性格人品最好的人儿,没有凤姐的残忍,黛玉的刻薄,惜春的清高,迎春的懦弱…… 但同时,你我再一次必须承认,宝钗确实是从黛玉那儿抢了宝玉过来,虽然是因为贾母的独断专横,言为为宝玉着想,实际已经知道了宝玉喜欢的是黛玉,却任由凤姐胡闹,设奇谋名儿打着娶黛玉,实际上迎娶的是宝钗……“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虽说最终贾宝玉渐渐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可当通灵玉返时,贾宝玉便却尘缘了…… 通灵玉,名为玉,实只是一块石头罢了,宝钗的金锁,却真真是和尚道士给的,金锁配玉使得,但断乎没有金锁配石头的道理,而金锁配假玉更不能了~相较之下,却觉得薛宝钗和甄宝玉颇为合适——虽无玉,但至少是个真的,不是假的吧。宝钗本是个本分人,既嫁出去断乎不会像袭人那般还有自杀的心肠,而甄宝玉非但外表与宝玉相似,却又不似宝玉那般“腹内草莽”,真真是块宝玉,也不会抹杀了宝钗的人品。而黛玉也断乎不会杯弓蛇影了。可又违背了绛珠草还神瑛侍者的理儿了。 薛宝钗很复杂,却也很普通,远不及黛玉的风流袅娜、才思敏捷,但其为人处世,着实另人叹服。宝钗生日,贾母问其素习所喜的戏文、点心,宝钗皆度量按着贾母喜欢的说,若是黛玉如何也不会的。宝钗是个识大体的女子,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有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妇德,做什么事情皆三思而后行……真的是一位举世无双的奇女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