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谈谈袭人的“善终”

谈谈袭人的“善终”

作者狂草乱写 标签袭人 阅读次数:119
袭人是红楼梦里重要人物之一,在最末一回对她有完整的交待。有意思的是,都围绕着一个字展开,那就是“死”。
袭人听到宝玉出家后,“心痛难禁,一时气厥。”大夫诊脉后,说是“急怒所致”。请注意,不是因伤心过度昏过去,而是因“怒”而气厥,想一想,这也很有意思。那“怒”什么呢?一是那日抢玉,对我一点情意都没有;二是怎么能把二奶奶抛下;三是我好好服侍你一场,既走了,怎么竟没有在老爷跟前回明如何发落我呢。(当然,如果回明了,宝玉当然不会让她死了,那就可以冠冕堂皇的出去。)
袭人第一次想到死,是因为“倘或打发我出去,我若死守,叫人笑话;我若出去,心想宝玉待我情分,实在不忍。”于是,“左思右想,万分难处,不如死了干净。”
但这次没死成,是因为药的缘故。“岂知吃药以后,心痛顿减,仍旧起来服侍宝钗。”
王夫人和薛姨妈商量后,要给袭人配一门正经亲事。这就更“叫人笑话”了,但袭人还是没死成。
第二次的理由是:我若死在这里,倒把太太的好心弄坏了,我该死在家里才是。
第三次的理由是:哥哥办事不错,若是死在家里,岂不又害了哥哥呢?
第四次的理由是:原想到那里再作打算,岂知过了门,见那蒋家办事极其认真,都按着正配的规矩。一进门,丫头、仆妇,都称“奶奶”。袭人此时欲在这里,又恐辜负了一番好意。
没死成到不要紧,看看这句“那夜原不肯俯就,不禁那姑爷极其柔情曲意。”,“原不肯”、“不禁”,看来袭人最后还是“俯就”了。
松花绿汗巾注定的姻缘再加上蒋玉函的温柔体贴,“弄得个袭人真无死所了”。

要死没死成,“不得已”而“推委”。曹雪芹最后写道:此袭人所以在“又副册”也。并引用一诗: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虽同情其命运,但最后,曹雪芹还是用讽刺的手法写出了袭人的心理过程,揭开了袭人的面纱。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