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安妮,和银箫
作者:箫狐 标签:文学漫步 | 阅读次数:3 |
![]() ![]() ![]() |
| ![]() ![]() ![]() |
箫箫想要做个永远的孩子,哪怕哀伤。因为可以一直仰望天空。 孩子仰望天空的时候不会有人奇怪地盯着瞧,因为路人会想那小孩也许在数云朵或鸟儿。孩子仰望天空的时候也不会有大人来阻挠,因为孩子还很小,时间还有很多,空间还很自由,而且大人会高兴孩子那么小就对一样事物如此细心地观察。孩子仰望天空的时候还不会有人发现眼中偶尔出现的忧郁,因为孩子的脸上满是稚气,天真的样子可以掩饰隐露的未知为何的哀伤。 四维也是一个一直仰望天空的孩子,和箫箫一样性格复杂在阳光下乐观在黑暗中痛苦会对喜欢的人生气对不喜欢的人微笑的孩子。这些话是四维说的,箫箫觉得与自己好相似,所以拿了过来在这里让大家看。箫箫有时候也是个任性的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去问人家愿不愿意喜不喜欢,是个令人感觉到头痛的孩子。她不像四维那么好孩子。 箫箫说:我不是个好孩子,但我也不是坏孩子。我只是有些我行我素,不刻意讨任何人喜欢,因为那样不塌实,没有安全感。 安妮的掌心是空洞的,她会透过掌心的空洞看世间的许多人,还有箫箫这个与她自己相似又不相似的孩子,孤寂无奈。箫箫说比起四维她与安妮更为相似,虽然安妮不是孩子。因为,箫箫说,安妮与她一个维美凄艳,一个维美凄凉。她说写文字凄艳的是安妮,写东西凄凉的是她。而这些她们有四维却只是偶尔会有,四维更多的是寂寞与忧郁。而且四维不似她们近乎疯狂地唯美。 但是箫箫说她较喜欢四维,因为安妮与自己或是自己与安妮太相似,她说两个同样唯美冷凄的人在一起无法创造出完美。而且小孩子总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的。箫箫说总有一天她会找四维来和自己玩。 安妮也没有安全感。这是箫箫说的,她说她这样认为。她说不出安妮为什么没有安全感,但她自己是在最近被一个知己背叛两个好友抛弃之后而变得不再敢信任! 箫箫说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安妮的掌心出现空洞。她用空洞的掌心握笔,所以写出了那些寂寞的文字,所以她在她的文字里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走,不停流浪。箫箫的哥哥告诉过银箫寂寞不是孤单,寂寞是因为你强烈地思念着谁!然后箫箫就想到安妮了,她说安妮会有思念,十分强烈的思念,但是没有人或找不到亦或一时想不起来谁是可以让她想念的人,所以成就了她的不安她的空洞她的笔下最寂寞的文字。她说她是这样认为的。连一个可以想念的人也没有,箫箫说,就好象她有时候自觉的悲哀与孤单。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养成了箫箫仰望天空的爱好与习惯,因为天空会收留所有无以寄托的思念。 而四维的仰望天空,箫箫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作为答案。她总是试图在四维的文字里找,无奈还是没法肯定。四维也是一个寂寞的人。箫箫只能这样说。可是四维较她与安妮幸运,因为他有人来让他想念,他的思念有寄托。 箫箫看四维的书也看安妮的书,虽然现在没有人懂,但是他们也许有一天会知道。 箫箫看四维的书很仔细,她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箫箫看着四维写的东西,看到与自己相符的文字或同意的观点便会用铅笔在文字下轻画一条线,在一边上轻轻地写:是的,四维,箫也一样。 她写了这样的文字最多的一篇是《一个仰望天空的小孩》,几乎每一段话后边都有。就像她看到四维说他“总是坐在图书馆的角落里,营造并且守侯那个角落里我的小幸福,热血沸腾或者全身僵硬怎么都无所谓,总之不想有人靠近”,她就在下边的空白处写:是的,四维,箫总是坐在楼顶的栏杆上,依靠着墙,望头上那片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的天空,数着从天空掠过的云朵或片片云彩,以及云彩边上飞过的小鸟儿,它们的翅膀也在空气中划出寂寞的声响,白天黑夜,孤寂忧郁,不想有人靠近。 四维说到“前世今生。舞是人非。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一梦千年。永世不醒”的时候,箫箫有了一下下的沉默,然后她写:箫一直的愿望,但是,可以真的这样一梦不醒吗?春夏秋冬斗转星移,日月星辰沧海桑田,不变的一切真的存在过吗?亦或只是一场梦,我是独醒人?岁月已老去,箫儿的歌声再也唱不起来…… 四维说他是个梦中爱走路的人,然后箫箫写:是的,四维,箫其实一直在流浪,梦想去流浪心事去流浪。她说她是个歌者旅人,唱浪儿的歌,走浪儿的路,一路倾听并写下许多浪儿的心事。箫箫说她流浪到最后便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生活,没有人可以来打扰,就像个隐者。 她看到四维说爱画的人天生就是寂寞的,因为他们总是企图在画中寻找自己向往的生命,可是却不明白,那些落在画上的色泽,早就已经死掉了。然后她思考,再然后写:真是这样吗?也许吧,所以我才会迷茫。因为死掉的颜色,无法给我方向。 箫箫也是个爱画却不被父母允许的人。 看完四维的《天下》,箫箫只写:四维,你是个忧郁并阳光的孩子,你天下的哀伤不该如此彻底,不该如此凄凉,不该如此绝望。 然后箫箫把笔和书放下,因为她开始觉得累。 箫箫看安妮的书也很仔细,也不是用眼睛,也是用心。箫箫看安妮的书时从不会提起笔来写些什么,她放在心中想。因为安妮的许多故事与文字,孩子的她不懂。因为她看的安妮不是她自己的,那是她姐姐的书。 看着安妮,箫箫有时候不解,她不明白安妮为什么要那样写作,把故事弄得如此惨烈。有的时候她也凄凉,她在心中问:安妮,为什么你要那么绝望?偶尔,偶尔,箫箫也快乐,可是短暂,太短暂,因为安妮快乐的文字总会被悲凉的结局替代。 安妮的文字很美,箫箫说,比起小说我要较喜欢安妮的散文,因为里边没有绝望没有惨烈,只有淡淡的幸福浅浅的忧伤。就像《永远有多远》,就像《爱尔兰音乐》还有《小乖》。 安妮让“安生”说从来不知道永远可以有多远了之后,箫箫便在她写的一篇文字里让“依歌”说永远其实就是一朵花开的时间,一首歌的旋律。她说这里边已包全了“永远”。 箫箫说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箫箫看完《告别薇安》之后她的心湖起了波澜平静不下来。然后她拿出草稿开始构思一个她自己的网络小说。当写到一半发现与安妮太像之后她停下了,她说要等这心情过去了再写,那样即使与安妮相似,也不会怎么觉得有安妮的影子了。 箫箫知道安妮喜欢爱尔兰的音乐,然后她就会对自己问:安妮听不听班德瑞呢?她会不会听“The day you went away”会不会听“Eyes on me”会不会听“Will you be there”会不会听“I run away-bouns track”会不会听“Tell him”会不会听“Tell me”会不会听法子的“碧绿色的兔子”还有其他一些会感动人的音乐?箫箫喜欢这些音乐与歌曲,不论是快乐亦或忧郁的时候,她都喜欢。因为安妮说爱尔兰的音乐很好,所以她跑遍每家音像店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那时侯她说:安妮,为什么我买不到? 安妮在讲“永远有多远”的时候说她很喜欢去郊外的那段铁路散步,她说在那里能看到田野上大片的雏菊。箫箫的县城很小很小,还列入了“全国十大贫困县”的名单里,所以她在的地方没有铁路。但是她可以在秋天骑上一部脚踏车骑15分钟,到常与一个朋友玩耍的草地上,那里有一大片一大片金灿灿的野菊花,细长的梗上开出小巧可人的花朵,透着清香。箫箫说可是她不知道安妮的雏菊是不是她的野菊花,因为安妮说雏菊有硕大的花朵,颜色是诡异的蓝紫。 安妮说能够沉默或保持说话的状态的自由只有当你独自看着蓝天白云的时候才能有感觉,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箫箫笑了,像个孩子一般快乐地笑。她说:对呀,安妮,我们一样呢! 箫箫看安妮的书时总是看到一半就把书放过一边过几天再接着看。因为看安妮时心永远无法平静,而箫箫不想陷得太深,所以她那样子看。 其实箫箫知道自己为什么总说“安妮的文字很美,可是我不喜欢她”,因为她实际上是爱安妮的,这个与她极为相似又有不同的安妮。所以她才会在有一日因为身上没带多少钱而眼睁睁看着别人将安妮的全集买走后那么沮丧那么懊恼。 可是有时候箫箫看着手中四维与安妮的书心中也会有惆怅。她会轻声对自己说:什么时候我手中也能有一本印着你名字的书呢?然后她翻开自己厚厚的笔记,翻看那些写了好久却从未寄出去的文字,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没有勇气。 可是箫箫毕竟还是个孩子,感伤不会有多久,当灿烂的阳光又一次照进她贴满卡通海报的房间时,她便又开开心心地跑去找姐姐弟弟还有一些好朋友打羽毛球了。所以箫箫的确是个孩子,好多人说过她的心智只有10岁,并且永远是10岁。那个时候她总是不服气地嚷着要长大,心里却也在想要是真能永远10岁就好了。然后她又想起一方面希望永远不要长大另一方面又盼望着长大的四维,与自己一样的矛盾。 抬头仰望群鸟飞过的天空,看大朵大朵的白云间透出的一块块蓝,倾听蝉鸣鸟儿唱,箫箫觉得自己也许真的可以永远做个孩子,只要一直仰望天空,给心留一处纯真与明净。 而箫箫在永远保有孩子童心的同时,也在一点一点地长大着,那成长的过程中有四维的文字有安妮的文字,还有其他许多在这里没有提到过的前辈或同辈人的文字。 当然,还有箫箫她自己的文字! 2003年6月30日 微凉有风 箫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