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他所爱:大卫宝儿(转自--的灰教授)
作者:上官蝶衣 标签:宝儿 | 阅读次数:206 |
![]() ![]() ![]() |
| ![]() ![]() ![]() |
在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开始觉得不知道DAVID BOWIE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但是在去看他的“A Reality Tour”巡回演唱会之前,真的完全不知道这一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2月2日下午,错过网络购票的我抱着一卷地图,换了三路公交车,提着一袋搭哥,比开场的七点半提前三个半小时到SHRINE AUDITORIUM门口去排队,光荣地排在了第二名。排第一名的是一位白发老爷爷,靠在售票窗口热情地与我攀谈:“你最喜欢大卫宝儿的哪一首歌?”我张口结舌,红着脸承认:“他的歌我一首都没听过……是因为我的朋友喜欢他,所以一定要来看看。”于是老爷爷越过我,与我身后的一位大学生聊得热火朝天,内容深奥,除了“DAVID”这个频繁出现的名字,我几乎是一句都听不懂。
在站了一小时之后,等候的队伍已经从门厅里蜿蜒到马路上的时候,售票处的窗口打开了。我忙忙地问老爷爷:“不知会有什么价位的票可选?”老爷爷豪爽地大笑:“我才不关心!只要能买到票,什么价位都行。”不知道他心里有否觉得这女人变态:从来没听过大卫宝儿的歌,竟然一如他这个疯狂歌迷,不问价钱地跑来排队。他冲着窗口吼道:“要最好的票!”票子递出来,打的是84美元。轮到我了,犹豫着问售票员:“都有什么价格的票?”回答是:均一价,84美元。——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于是我心满意足地拿到了票子,16排40号。 走出门厅一望,我如遭雷殛,站在当地动弹不得:刚才还响晴白日的洛杉矶,忽然,下雨了。 如果看过我那篇关于洛杉矶影展的报道,你就知道我这么震惊是为什么。冥冥之中有些事情,真是让人想不相信都不得。冒着纷飞的大雨我走过两个街区找了一家店子坐下去吃我那冰凉了的搭哥,吃完了回到礼堂是六点钟,门厅里挤满了人,齐齐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有几位向我高举大牌子:“I NEED TICKET”。这情形真是比我在拉斯韦加斯等席琳狄翁的退票那次还要惨,不过若不是那次,我也不会知道美国演唱会的票会是这么难买的,所以这次才会老早地跑来抢机会。席琳狄翁的演唱会不看也就不看了,大卫宝儿的演唱会如果错过,我相信会是我一生的遗憾,现在我看过了之后坐在这里,更加拍着胸口庆幸这一点。 SHRINE AUDITORIUM是美国最著名的礼堂之一,承办过奥斯卡、格莱美、艾美等各种著名大奖的颁奖典礼,也是歌星们举行演唱会的圣地。这座礼堂远看很壮观,近看很陈旧,进去一看不觉得大,抬头一看才会吓一跳,原来楼上有着几乎和楼下同样多的座位,合计6500个,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礼堂。天花板上的大吊灯和花饰都非常绚丽,舞台却是出乎意料地简陋:两张高台,一些乐器,背后是一整面投影幕布,空间狭小得跟我们大学的礼堂差不多。更加奇怪的是直到七点多钟,演出即将开始的时候,礼堂里只坐了不到一半人,大部分座位空着,还有人不慌不忙地在外面的大厅里选购纪念品——印着大卫宝儿头像的海报,T恤衫,钥匙链什么的,完全没有入场的意思。 七点半,灯光变暗,欢呼声起,演出开始了。 我的位置是正中偏右座,比在名古屋那次靠前许多,可以清楚地看到舞台上的细节。先出场的是两位活泼的女孩,劲装短打,在一身红衣的乐队伴奏下载歌载舞。接着,一位黑人女星登台:紫色长裙,金色丝巾,庞大的身量,更为庞大的爆炸式假发,提起麦克开腔演唱……幸亏我事先看过大卫宝儿的照片,知道这女人不是他扮的!投影幕布上打出她的名字:MACY GRAY,舞台最上方亮起一排数码大屏幕,开始播放现场特写。观众们起劲地鼓着掌欢呼着,我耐心地等着她介绍大卫宝儿出场。结果这位女士一唱唱了整整半个小时……应该说,她唱得很好,但我是不是进错了剧场呢?八点钟,她在热烈的掌声中谢幕退场,乐队也都退下,观众们纷纷起身向外走,看起来是中场休息。我不敢离开,牢牢坐在座位上,瞪眼望着舞台上涌出一群工作人员,以班尼黑尔式的麻利动作迅速地收走了全部的乐器,拆了台子,卸下了幕布,原来幕布背后别有洞天,是一个宽敞的大舞台,几座高台上摆着乐器,以半透明花纹屏风隔开,两侧的空中挂着错落有致的两排雪白树枝,中间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巨型数码屏幕。 九点钟,人潮陆续涌入剧场,全场满座,灯光渐暗,背景音乐停止,观众们开始尖叫,鼓掌,欢呼。 强劲的节奏轰然炸响,射灯四起,大屏幕上爆出一段乐队演奏的剪影动画,逐渐演变成真人录像,又化成层层幻影。几个身形在如此烘托下出现在高台上,由左至右穿过舞台,是乐队,坐下来开始演奏。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欢叫声震耳欲聋,脚下的地板都在颤动。歌声响起了,前台仍是一片黑暗,在观众们更加热烈的欢呼和一记惊心动魄的乐声中,几束灯光从舞台后方射向整个剧场,映出万众期待的那个人,薄雾中的身影一如下凡的神祗——大卫宝儿。 我非常不喜欢“大卫宝儿”这个翻译,感觉上十分的轻薄妖异,但是比起“戴维鲍伊”来,讲中文的人们似乎更加习惯如此称呼他。这位“宝儿”今年足足五十七岁,虽然我一向觉得从事艺术的人比我们拥有更加长久的青春,但是仍然没有想到在舞台上出现的他竟然如此热力四射,身形动作全如青年,却又具有青年人无可企及的王者威势。他穿着牛仔裤,藏蓝色的T恤衫,颈上系着一条绛红领巾,罩一件银光闪闪的燕尾服,又套了一件牛仔短夹克。全场的演唱中他陆续脱去了夹克,脱去了燕尾服,大部分的时间只穿着那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T恤,最后套上了一件棕红色的西装,到结尾时又脱了下去……除此之外没有换过别的服装。加上那一头平实的金发,这个造型令我非常疑惑:关于他,当时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夸张绚丽的舞台表演和中性化的妖娆造型,而这些耳闻竟然和目睹全然不符,我只能相信,这个人的艺术风格已经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不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可以代替。 开场的第一首歌就把全场卷入了疯狂的热潮,那种爆炸一般的激情远非热场的那位女嘉宾可以比拟。接下来的几首歌风格类似,他甚至都没有在歌曲之间说什么场面话,只是一路劲歌到底,观众的尖叫声一浪高过一浪。看得出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些歌曲,每次前奏一响起就是一片欢呼,许多人都在跟着唱,当他把麦克举向台下,合唱的声音尤其响亮。演唱了半个小时之后他终于唱了一首比较抒情的慢歌,这时候我才发现我们竟然一直是站着,而且,已经很不想坐下。 不知道是该遗憾还是该庆幸的是,像我前文说过的一样,这场演唱会的所有歌曲我都是第一次听,我这样的观众不仅是全场唯一,恐怕也是旷古未闻吧?这样的情形当然影响了对歌曲的理解,但是也由于在第一次就遭遇到最好,叫我怎能不泥足深陷,充满激情的现场演绎、光影声画的烘托效果和全场的热烈气氛使我对每一首歌都一见钟情。本来这样地听过一遍之后我完全无法记住他都唱了些什么,但是要惭愧地向大家承认的是:我是一个卑鄙小人,我违背了演唱会的规定,和名古屋那次一样带进了录音机,写这些文字的同时正在摇头晃脑地倾听我录下的效果清晰的现场,那种感染力仍然浸透我的骨髓。我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同这些歌由陌生到熟习,它们的清晰面容将一层层地在我眼前展现,与我由萍水相逢,到陪伴终生。 能够在现场就听出歌名的几首歌是《BE MY WIFE》、《CHINA GIRL》、《FIVE DAYS》、《SLIP AWAY》等等,印象深刻的是《SLIP AWAY》,在他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大屏幕上于涌动的星云中打出了歌词字幕,与他那苍凉悠远的歌声相辅相成,使我一下子就触及了这首歌的灵魂: Oogie waits for just another day Drags his bones to see the Yankees play Bones Boy talks and flickers gray Oh, they slip away Once a time they nearly might have been Bones and Oogie on a silver screen No one knew what they could do Except for me and you They slip away They slip away Oogie knew there's never ever time Some of us will always stay behind Down in space it's always 1982 The joke we always knew What'sa matter with you C'mon, let's go Slip away Don't forget to keep your head warm Twinkle twinkle Uncle Floyd Watching all the world and war torn How I wonder where you are Sailing over Coney Island Twinkle twinkle Uncle Floyd We were dumb but you were fun, boy How I wonder where you are 使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或者,准确地说,使我最为震惊的,是这位歌者的实力。与我以前所知道的演唱会形式不同,他这演唱会是只唱不演,完完全全地在唱,从头至尾没有伴舞,没有出现无关的人,他自己没有舞动,甚至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只是随着节奏摇摆着身体,但是他的歌声已经压住全场,细微的举手投足,已经观众们狂热地欢呼尖叫。在看这场演唱会之前,我以为我看到的会是一场视觉秀,没想到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我以为我看到的是五十七岁的老歌星吃老本,没想到他还在拿出新歌,还在引领时尚,还有着令我无法相信的完美歌声和充足的中气:他连唱了两个多小时,音韵转折始终无懈可击,高音之处空灵嘹亮,低音之处充满磁性,而且抛开那强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不谈,他的歌声本身有一种,怎么说,力度,似乎无需凭借强劲的音乐节拍已经能够震撼人的心灵。 在演唱会的中场他简短地介绍了他的乐队,并和乐队的吉它手,一位光头黑人女孩合唱了一首歌。这女孩不仅弹得一手好吉它,竟然还有一把堪称天籁之音的好嗓子,赢得观众们一阵阵的欢呼。大卫本人也弹得一手好吉它,还吹了一段口琴,这个我倒不惊异,因为一向知道西方这些流行歌星往往都是出色的音乐人,不像我们身边的小歌星全靠商业化包装,会识谱已经算是多才多艺。 由于始终站着而且情不自禁地舞动着,演唱会的后半场我已经一身是汗,座前座后的美国女孩更是脱得只剩下了吊带小背心。在一首声浪震得人几乎摔倒的劲歌中间,我离开座位,迂回着避开保安人员的注目,挤到了舞台之下,仰望着近在咫尺的大卫宝儿。我以前见过他的照片,一张脸刀砍斧削,死气沉沉,怎一个丑字了得,但是在台上,不知是艺术家的工作之美还是个人的天才与历练使他的身上笼罩着一层光圈,灰绿色的眼睛竟然如此灵动,干巴巴的大嘴笑起来竟然如此温暖,皱纹密布浸满汗水的老脸竟然如此魅力横生,每一个随意的姿态都如此美丽如此充满性感。观众席前方,几排椅子密密麻麻地直抵台下,使前排的观众们就挤在他的脚边,一双双狂热舞动着的手臂像纷飞的火焰一样簇拥着他,望向他的一张张面孔全都写满了对天神的崇拜。回头看一眼观众席,更是令我吓了一跳:那是一片手臂的森林,全场6500人全都站着跳着舞动着,那场面真是蔚为壮观。这时候全曲结束,大卫宝儿微笑着搓动两手,向台下虚掷着一把把空气,依然引起观众们热烈的哄抢。 演唱会的最后一首歌,不知是由于他的演绎还是由于全场达到顶点的热烈气氛还是由于歌曲本身,使我陷入彻底的沉醉,在以至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送他和乐队互搭着肩膊谢幕退场之后,我接连扯住两个人,问最后一首是什么歌,两个人都不假思索地回答:“JACKIE STAR。” 如今这场演唱会过去了快一周了,大卫宝儿给我带来的高烧余热未退,晚上亢奋地睡不着觉,白天忙于在网络上翻查资料。那首所谓的“JACKIE STAR”,在翻查了大卫宝儿的所有作品之后,确定是《ZIGGY STARDUST》,是他最为著名、最有代表性、流传最广的名作,一想到我居然在大卫宝儿的演唱会上狂热地拉着人询问《ZIGGY STARDUST》,真不知道我是应该骄傲自己的品味还是应该惭愧自己的无知。也是在翻查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大卫宝儿的风格就是“摇滚”,我以前理解的“摇滚”是留着肮脏的长发声嘶力竭地在舞台上打滚的那种,原来不是这样的,原来“摇滚”是如此充满生命感如此直指人心。我在“西方流行音乐史”的网页上一读读到深夜,终于明白“摇滚”和“爵士”原来是泾渭分明的两回事,原来《MONICA》、《STAND UP》、《不羁的风》、《暴风一族》都接近“摇滚”,《A THOUSND DREAMS OF YOU》似乎是“爵士”,而《春夏秋冬》,那应该叫“COUNTRY”。 在GOOGLE上搜索中文“大卫宝儿”,搜出的竟然是一堆香港歌星的资料,原来大卫宝儿不仅是我的偶像的偶像,还是其它许多偶像的偶像,谭咏麟、黄耀明、黄家驹、刘德华,甚至麦当娜,在“最欣赏的歌手”一栏中填的都是大卫宝儿。搜索“DAVID BOWIE”,结果多达106万条……在这一片信息轰炸中,我瞠目结舌地发现,原来大卫宝儿的地位和成就,还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他出道于六十年代,至今在乐坛屹立四十年不倒,不仅是一位流行音乐巨星,而且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激赏的现代音乐家之一,在去年英国公众评选的“100年来最有影响的流行音乐家”的名单上名列榜首。他是摇滚乐界的一代行尊,“华丽摇滚”一派的领头人,在六十年代末就已经上彩妆,穿高跟鞋,以模糊暧昧的中性身份,展现豁出去享受自我的心态,和另类遗世独立,不计较世俗眼光的个人情怀,“为当时英国略微沉闷的乐坛加入新鲜感”,此后一直以别出心裁的化妆、服饰尤其是中性化造型和舞台上的戏剧行为不断引领新的时尚,被称为“变色龙”。评论说:“他具有先知一样的洞察力, 将有潜质但又尚未打入主流的另类音乐包装过后带到流行音乐世界。”“David Bowie给流行音乐最大的贡献就是他造就了一个新的摇滚传奇,那就是一位艺人只要不断的改变自我,就能够持续的突破、创新。”“那一阵子的歌手通常在台上唱的都是蓝调歌曲,穿着牛仔裤,感觉就像你平常在街上看到的路人,实在没什么特别。而David的造型从来不像是一般街上的路人,除非你指的是在外星球的街道。”“他的确比其它同时期的艺人还要进步,特别是在视觉方面的部份。他的前卫造型(中性的装扮)和夸张的表演模式(类似剧场的舞台效果)成为有目共睹的kick ass rock 'n' roll!像很多他那年代的艺人早在多年前就失去试验的创作精神,他却一次又一次冒着外界不能接受的风险,一直不断的尝试新题材。” 在网上还查到了许多歌迷的碟评,令我有很多似曾相识之感:“我第一次爱上了David的歌,就是因为专辑《HOURS》——在这以前,David对于我,是一个符号。David从来没有创造过第一次听到便无限震撼的音乐,从来没有,即使作为他的歌迷,即使为了他可以爱上整个七十年代,都必须承认,David的音乐并不是为了震撼而存在的。它们基本上都是符合David本性的温和,腼腆,一点俏皮,一点随心所欲,一点疯疯癫癫(太少了),一点卖弄风情,一点装腔作势,然而内敛和冷静,David创造不出疯狂的音乐,即使他和Mick Jagger在大街上摇头摆尾。可是,他最终会轻柔的,不留痕迹的打动你,让你去接受他的全部。”“基本上,《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是一张折衷性的专辑,有讨好听众的一面,David宣称自己是双性人,摆出性感和诱惑的姿势,歌曲不再那么忧郁和尖锐。然而,前几张专辑中始终贯穿的死亡与梦幻的歌词本质却没有变,依然表现着沉浸在飘渺和不满中的遁世者,面对现实无能为力,寂寞地消失湮没。DAVID的新造型是火红的短发,眉毛剃掉,衣服绚烂多彩到光怪陆离,乃至情色成份浓重,穿着挑逗的衣服唱歌,和吉它手模拟性爱动作——不过身体全裸只穿了内裤表演的一回倒并非David刻意所为,那是一场事故:当时狂热的歌迷们撕烂了他的演出服,把碎片拿回家做纪念了。” 大卫宝儿不仅是一位歌唱巨星,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作词家,同时还是一位演员,一位画家,一位艺术资助人,一位作家,一位计算机游戏的创作者,甚至还是一位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对他的电影事业,评论说:“凭良心说,David的表演细胞很充足,否则就不可能在百老汇混了,可是在电影上,从命运到个性,还都差了那么一点。不过话说回来,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位真正的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在电影上能出息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玩票而已,相对来说,David在高级玩票。” 大卫宝儿还是一位时尚界的宠儿,曾经在由英国五百位时尚专家、作家和知名人士评选出的“穿着最时尚和最得体的明星”中名列三甲,他的舞台艺术更是开创了美学的一代风气之先:“另一种时常被拿来与歌德美学相提并论的就是Glam-Rock,领导人是至今仍保持丰沛创作力的乐坛老将大卫宝儿,他的音乐在70年代成为通俗音乐代表,特异的舞台穿着及化妆也蔚为流行,最明显的是一种自我陶醉的水仙花心态,与看似明朗却暗藏诡魅的炫丽色彩。”所谓“歌德风格”在我们所熟悉的另一位大师作品中也有体现:“既凄美又恐怖的歌德风也常被巴黎的Jean Paul Gaultier借用为设计主元素,他的法定网站首页上,一颗鼓动红心上插把骷髅头装饰的利剑,华丽玫瑰围绕烘托出丰饶的异质生命能量……” 在艺术上如此勇于创新如此前卫的一个人物,其私生活毫无疑问会饱受媒体关注。早年的大卫宝儿曾是一位同性恋者,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公开自己同性恋取向的歌手,但是不久他又结了婚,成为有名的重视家庭的好丈夫,虽然有极高的名望地位和财富,但是几十年来几乎没有绯闻。他的第一次婚姻失败是由于妻子不忠,他不惜以75万英磅的代价买下了儿子的监护权,现在那孩子已经二十七岁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是名模艾曼,2000年生下一女,大卫宝儿欣喜若狂,从此媒体多了一大堆父女其乐融融的镜头。他曾在一次电视采访中充满慈爱地提起他的儿子:“那时候P.I.L.才刚组不久,我的儿子跟我说,他很想去看他们表演,我回答说:‘可以啊,我晚点带你去。’他回答说:‘太好了!’当天晚上,他说要上楼去准备一下,等他下楼的时候,他的头发染成一块红、一块绿……我差点对他说:‘如果你认为我会跟你这副德性出去的话……’(装着头疼的表情,低着头,手摸着额头,观众哈哈大笑)他回答说:‘怎样?’(主持人插话:嘿嘿,老爸,你想怎样?然后他把你过去的相簿给拿出来……)” 大卫宝儿已经八年没有举行巡回演唱会了,恰恰在我停驻美国的时间里,不顾肆虐的流感举行了这次“A Reality Tour”巡回演唱会。恰恰在此之前,偶然的机会使我翻起大卫宝儿这个名字,并且在最后关头得知他这演唱会的讯息。我觉得我是一只瞎猫,在神谕的指引下,一头撞上了……撞上了这样丰饶的宝藏。同样地,我都已经预知一个月后我会迷上ELTON JOHN,还会迷上BARBARA STREISAND……我明知道自己不该去喜欢这些人,因为他们最美好的时光我已经错过,那么绚烂多彩的四五十年对我来说只有追溯和回顾;因为他们距我太远,我终此一生只能遥遥地关注,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消息,很难弄到他们的原版作品,现场演唱会的激情更是可能永远不再;因为他们比我年长太多,不出意外的话,必将先我离世,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尝受死别的哀痛……但是,该来的必将会来,该爱的不可不爱,我这样对美丽没有抵抗力的人,如何能够拒绝这样的精彩,或许我可以只喜欢他们的艺术而不关注他们本人,能够做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后天晚上,大卫宝儿在洛杉矶的另一场演唱会将在WILTERN THEATRE举行,我仍然会去看,会排几小时的队去买那昂贵的票,啊,去一次真是麻烦,票价也真是贵啊,但是,还有什么比享受生命、享受美丽更加重要呢?我愿我能有机会如此爱上这世界上美好的一切,有机会在失去之前好好珍惜我的拥有,有机会多谢你,为我打开这扇窗口的人。 上官蝶衣(tomato660823)于 2004-7-18 1:50:08 编辑过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