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版(3-22.42)

[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年版(3-22.42)

作者stellywill 标签欢迎板砖 阅读次数:305
目录
3 传染病、寄生虫病
3.1 (时疫)霍乱
3.2 鼠疫 5
3、3春温[瘟]
3、4暑温[瘟]
3、14痢疾 5
3、19疟疾 5
3、19、1瘴疟
3、19、2久疟
3、23麻风
4脑系病类
4.11中风
411.1 出血中风
4.11.2 缺血中风
4.12 风[喑]痱
4.13 厥[真〕头痛
4.14风厥
4.15 气[郁]厥
4.16血[脉]厥
4.17 痰厥
4.18 冷[阴][寒]厥
4.20 尸厥
4.25 脑萎
4.27 颤病
4.29 偏头风「痛]
4.32 脑鸣
X病
4.33 晕动病
5 心系病类
5、1心痹
5、7厥[真]心痛
5、11风眩
5、12虚眩
5、17血溢病
5、19血脱
5、20液脱
6 肺系病类
6、1肺热病
6、1肺咳
6、4肺胀
6、6肺痿
7脾系病类
7.1呃逆病
7.7 胃瘅
7.10 胃胀
7.18 食亦
8.10 胆疸
8.13 胆瘅
9 肾系病类
9.1 风水
9.3 石水
9.7 肾瘅
9.13 肾厥
9.20 癃闭
10.23 天宦
11.5瘿气
11.8 乳痈
11.11 乳痨
12、4、5颈痈
12、4、6腋痈
12、4、7臂痈
12、4、12[穿]胁痈
12、4、18股疽
12、4、20膝痈
12.10.8 穿拐痰
12、11马刀侠瘿
12、11、5胁疽
12、11、7渊疽
12、15脱疽
13、67腓踹疽
14 妇女经、带、杂病类
14、3月经先后不定期
14、9崩漏病
15、26自喑
18、31喉痹
18、33喉喑
18、33、1暴喑
18、33、2久喑
20  躯体痹、痿、瘤等病类
20、1三痹
20、1、1行[风]痹
20、1、2痛[寒]痹
20、1、3著[湿]痹
20、2望痹
20、3热痹
20、4肌肉痹
20、5筋痹
20、6皮痹
20、7血痹
20、8脉痹
20、9骨痹
20、10偏痹
20、11脊痹
20、13顽痹
21、6中暑
21、6、2暑厥
22、25呕[吐]血
22、26噎嗝
22、35泄[腹]泻
23、37便血
22、41尿血
22、42尿浊
22、46震颤
3.5软脚瘟
3.6时行感冒
3.12肝热病
3.17温(瘟)毒发斑
4.28口僻
5.2心衰
5.6胸痹(心痛)
6.3哮病
6.7肺痈
7.22暴泻
7.23久泄
8.14胆胀
8.17蛔厥
9.9肾痈
9.14.1急性肾衰
9.14.2慢性肾衰
9.15热(急)淋
9.23小便不禁
10.1子痈
10.7绣球风
10.9血疝
10.9筋疝
10.10水疝
10.17遗精
10.17.2滑精
10.19阳痿
10.25精浊
12.2疔疮
12.2.5疔疮走黄
12.3丹毒
12.4.15胯腹痈
12.4.29足背发
12.6.1附【多】【咬】【朽】骨疽
12.11瘰疠
12.11.2鼠瘘
12.19瘘管
12.24破伤风
13.5黄水疮
13.22唇湿
13.23隐疹
13.35(肺风)粉刺
13.36酒齄鼻
14.8闭经
14.9.1崩中
17.7眦帷赤烂
17.23冷泪
17.30天行赤眼暴翳
17.89视歧
18.23鼻息肉
18.34急【锁】喉风
18.42龋齿
18.51口疮【疳】
18.52口糜
18.53唇风
19 肛肠病类
19.1内【里】痔
19.3外痔
20躯体痹、痿、瘤等病类
20.15痛风
20.23肉瘤
20.29骨蚀
20.31肉痉
22症状性名称
22.4盗汗
22.31黄疸
22.42尿浊



正文

3 传染病、寄生虫病
3.1 (时疫)霍乱
   因饮食不洁、感受疫疠之气,损伤脾胃,升降失司,清浊相干。以骤起剧烈吐泻米泔水样,目眶凹陷,小腿转筋,津气严重耗损,甚至因厥脱而毙为特点的烈性疫病类疾病。
3.2 鼠疫
   因病鼠的疫毒随疫蚤叮咬而注入人体,内侵肺系及血络,迫血成瘀。以起病急骤,高热,出血,?核肿痛,或咯痰、咳血,甚至因厥脱讯即而毙为特点的烈性疫病类疾病。
3、3春温[瘟]
   温热疫毒经口鼻而入,侵及营血,上犯于脑,扰乱神明。以冬春季骤高热,头痛,项强,呕吐,发斑,烦躁,继则神昏、惊厥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4暑温[瘟]
暑热疫毒随蚊子叮咬而进入人体,上犯于脑,扰乱神明。以暑季骤起高热,头痛,呕吐,项强,甚则神昏、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4痢疾
   因疫毒壅滞肠间,阻遏气机,损伤肠络所致。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9疟疾
   被疟蚊叮咬,疟邪入血,卫气与疟邪交争为病。以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头痛,汗出而解,日久左胁下有痞块等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9、1瘴疟
    发无固定时日,有神志昏迷,或黄疸等病情严重之疟疾。
3、19、2久疟
    发作日久不愈,之疟疾。
3、23麻风
因感染疠毒,内侵血脉,损伤皮肤、筋脉经络及五脏。以遍身麻木,皮肤见红斑紫癜,形若蛇皮,脱屑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疫病类疾病。


4脑系病类

    
4.11中风
  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赛不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11.1 出血中风
   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受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损,血溢于脑。以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11.2 缺血中风
   因瘀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以半身不遂,口舌喝斜,偏盲,失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12 风[喑]痱
   多为中风之后,风痰内扰,瘀阻经络,或肾虚精亏所致。以中风后舌暗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4.13 厥[真〕头痛
  因风阳上窜,气血上逆,扰乱清阳所致。以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血压显著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4.14风厥
  因风毒突致,扰乱气血,阴阳乖戾,气机阻闭,甚至阳气欲脱。以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肢厥脉微,皮肤癌痒,血压降低,神志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厥、脱类疾病。
4.15 气[郁]厥
   因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气机郁闭所致。以突然昏厥,过时复醒,或有感觉、运动障碍.但无脏腑形器损害的厥病类疾病。
4.16血[脉]厥
   因情绪紧张、恐惧,或因创伤剧痛,或为年老体弱,或在突然改变体位等情况下,导致一时气机紊乱,脉络弛缓,清阳不升,脑失血养。以突然昏倒,面白肢厥,神识不清为主要表现的厥、脱类疾病。
4.17 痰厥
一 因情不一2激,气都附痹,或因风疾内动,痰阻气道,闭扰神明所致。以突然昏厥或神昏,喉间痰壅,肢厥脉沉实为主要表现的厥病类疾病。
4.18 冷[阴][寒]厥
  因处于寒冷环境,外寒内侵,阳气严重耗损。以体温过低,神识昏厥为主要表现的厥病类疾病。
4.20 尸厥
因各种原因致脑神严重受损.以神识丧失,身体僵直,不能言动,二便失禁,其状为若尸主要表现的厥、脱类疾病。
4.25 脑萎
——一因五脏亏虚,气血不足,使脑髓空虚所致。以进行性健忘,智能减退,人格障碍,痴呆,震颤等为主
4.27 颤病
因染邪、中毒、电击等损伤脑神,或因痰浊、瘀血阻痹脑络,经气不利,或年老精血亏虚,脑失所养,虚风内动而成。以头部不自主细微摇动,口限抽动,手足颤抖等为主要表现的风病类疾病。    同义词:脑风
4.29 偏头风「痛]
   因风火痰涎或风寒入侵,或恼怒紧张,或肝阳上扰,致使经络痹阻,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头部而
   成。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来去突然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4.32 脑鸣
   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X病
  因情志刺激,情志不畅,气郁痰结,蒙蔽神明,或因头颅损伤、脑部疾患、中毒伤神等所致,并常与先天遗传、性格特征等



4.33 晕动病
   多由情志不畅,饮食饥饱失常,或禀赋气机不调,加之乘坐舟车运动,导致气血逆乱,痰浊上犯。以乘坐舟车时感疲乏眩、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5 心系病类
5、1心痹
  因风寒湿热等邪侵及形体,阻痹经气,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久之损伤心气脉络,心脉运行失畅。以心悸、胸闷短气、心脏严重杂音、颧颊紫红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5、7厥[真]心痛
  因胸阳虚损,或气阴不足,或瘀痰阻痹,心脉闭塞所致。以心胸剧痛,甚至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青、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5、11风眩
   因肝肾阳亢阴亏,风阳上扰,气血逆乱所致,以眩晕头痛,血压增高,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5、12虚眩
   因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劳累太过等,以致气弱血亏,心脉、清窍失其充养。以眩晕,疲乏,脉弱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5、17血溢病
  因禀赋不足,或后天损伤,气虚不能摄血,或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所致。以容易出现持久难止的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出血类疾病。
5、19血脱
   因突然大量失血,以致血脉空虚,全身失却血液濡养,气血欲脱。以出血,面色苍白,脉微或芤。血压显著降低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5、20液脱
   因津液大量急剧耗失,以致阴亏脉陷,气阴欲脱。以口渴无尿,肤躁脉微,血压显著降低为主要表现的脱类疾病。
6 肺系病类
6、1肺热病
  风热病毒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以骤起发热,咳嗽,烦渴,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热]病类疾病。
6、1肺咳
  外邪犯肺,或痰浊内蕴,气阴亏虚等,使肺失清肃而肺气上逆。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
6、4肺胀
  常继发于肺咳、哮病等之后,因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能敛降,而胀廓充胸。以胸中胀闷,咳嗽咯痰,气短而喘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
6、6肺痿
  因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津液耗伤,致肺叶枯萎不荣或痿弱不用。以气短,咯吐浊唾涎沫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痿病类疾病。

7脾系病类
7.1呃逆病
  因进食生冷、辛辣,或情志郁怒等因素刺激下,膈间之气不利,引动胃气上冲喉间。以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
7.7 胃瘅
  因各种原因刺激胃体,使胃之络脉受损。以骤起脘病,或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热]病类疾病。

7.10 胃胀
   因胃病日久,脾胃失健,或湿浊痰瘀内蕴,阻滞气机所致。以长期院腹痞胀作痛、嘈杂,或有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
7.18 食亦
  因胃肠及胆腑湿热,肝脾不和,运化传导异常,食物经胃肠移易而过,食虽多而不生肌肉。以发作性多食为主症,但检查无特殊改变的脾系疾病.
8.10 胆dan
  因胆石、蛔虫、肿瘤、手术等阻压或损伤胆道,使胆汁排泄受阻,不能泄入肠道而淤积入血,溢于肌肤。以右胁下疼痛、黄疽为主要表现的疽病类疾病.
8.13 胆瘅
   因湿热邪毒变积于胆,胆汁及气血淤滞而化热。以右上腹痛,呕吐,发热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
  [热]病类疾病。
9 肾系病类
9.1 风水
  因外界风邪刺激,脉络挛急,血瘀水停所致。以突发局限性水肿为特征的水肿类疾病.
9.3 石水
  因皮水等迁延日久,正气渐虚所致。以反复发作的浮肿,蛋口尿,血压高,面白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9.7 肾瘅
   因湿热温毒等邪侵及干肾所致。以发热,腰痛,排尿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痴〔热]病类疾病。
9.13 肾厥
   因肾脏的严重病变,致肾气衰竭,气化失司,湿浊尿毒内蕴,上泛而蒙闭脑神。在肾病症状基础上,出现以神识昏蒙为主要表现的肾病及脑的厥病类疾病。
9.20 癃闭
   因败精阻塞、阴部手术等,使膀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以小便量少一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10.23 天宦
因先天禀赋不足所致。以睾丸小,阴茎短,不生须,不生子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1.5瘿气
   多因情志内伤,阴虚气郁,使痰气互结、化火伤阴而成。以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11.8 乳痈
   多因乳头破碎,风邪外袭,或乳汁淤积,乳络阻滞,郁而化热所致。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溃后脓出稠厚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脓液中常夹有粉渣祥物质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11.11 乳痨
  多由素体肺肾阴虚,或继发于肺搭、谋浪之后。以乳房结块如梅李、不痛*界不清.皮肉相连,肿块化脓溃后脓出稀薄,疮口不易收敛,病程缓慢为主要表现的历病类疾病。
12、4、5颈痈
   因外感风温邪毒,气血壅滞,痰毒互结于皮肉之间所致。生于颈部两侧,初起局部皮色不变,灼热肿痛,肿块边界清楚为特点的痈病类疾病。
12、4、6腋痈
   多因肝脾郁热,或手臂皮肉外伤染毒,循径流窜所致。以腋窝部红肿灼热疼痛,半恶寒发热为特点的痈病类疾病。
12、4、7臂痈
  多因风热邪毒郁于肉里所致。生于上臂的痈病类疾病。
12、4、12[穿]胁痈
   多因肝胆火郁所致。生于季肋处的痈病类疾病。
12、4、18股疽
   多因邪毒凝结,情志失和所致。生于股内外侧的痈病类疾病。
12、4、20膝痈
   多因邪毒侵袭肝脾肾三经所致。生于膝盖部的痈病类疾病。
12.10.8 穿拐痰
     发生于踝关节,属于流痰的痨病类疾病。
12、11马刀侠瘿
发生于胸部及胸肋部属于瘰疬的痨病类疾病。
12、11、5胁疽
   发生于胸胁部,属于瘰疬的痨病类疾病。
12、11、7渊疽
   腋下生块,肿硬不红,日久方溃,属于瘰疬的痨病类疾病。
12、15脱疽
因先天不足,正气虚弱,寒湿之邪侵袭,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痹阻不通所致。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                                                                                                   
13、67腓踹疽
   因湿热邪毒蕴结所致。以小腿肚出现暗红色硬结,可溃烂而久不收口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4 妇女经、带、杂病类
14、3月经先后不定期
  多因肝郁、肾虚,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所致。以月经周期时而提前,时而延后达7天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14、9崩漏病
  多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冲任不能约制经血所致。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15、26自喑
  多因肺肾阴虚所致。以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音浊不扬,甚至不能出声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失音
                                    18、31喉痹
   因外邪犯咽,或邪滞于咽日久,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或虚或上灼,咽部气血不畅所致。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咽痒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咽部疾病。
18、32喉痈
   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腐血败肉,酿成痈脓。以咽喉局部红肿,疼痛剧烈,吞咽困难,高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据其发生部位热有不同的病名。
18、33喉喑
   因邪犯于喉,或咽喉失养所致。以声哑,咽喉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疾病。
18、33、1暴喑
   因邪客于喉所致。以突然声哑,声带充血水肿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疾病。
18、33、2久喑
   因脏腑虚弱,声带失养,或气血瘀滞,痰浊凝聚于声门所致。以长期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疾病。
                                                                        20  躯体痹、痿、瘤等病类
20、1三痹
  因风寒湿邪杂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所致。以关节和/或肌肉游走性酸楚、重着、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1、1行[风]痹
  三痹以游走疼痛为主要表现者。
20、1、2痛[寒]痹
  三痹以冷通固定为主要表现者。
20、1、3著[湿]痹
  三痹以重着酸楚为主要表现者。
20、2望痹
  因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以关节晨僵,小关节对称性多发性肿痛,活动受限,甚至僵硬变形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3热痹
  因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外邪,与热相搏于关节。以发热,患病关节红、肿、热、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4肌肉痹
  多因热毒与痰湿郁于肌肤,留而不去,肌肤失养。以对称性近端肌肉乏力、疼痛、麻木、或有萎缩,伴眼睑紫红色斑疹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5筋痹
   多因过度劳累、筋脉受伤,或感受寒冷、气血痹阻所致。以四肢筋脉肿胀、疼痛,渐至肌肉、关节肿胀,皮色暗红,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6皮痹
  因营卫不和,风寒湿邪或热毒乘虚凝结皮肤,阻滞经络,内舍于脏腑。以局部或全身皮肤进行性肿硬、萎缩,严重者可累及脏腑为主要表现的 痹病类疾病。
20、7血痹
  因风寒之邪侵及血脉,或情志刺激,使络脉挛急不和,营血不从。以阵发性肢末(多为手指)对称的间歇发白、紫暗或潮红、冷痛,遇冷加重,或红斑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8脉痹
  因邪客血脉,气血痹阻不通所致。以寸口或趺阳脉伏,血压不对称,患肢疲乏、麻木或疼痛,下肢可见间歇性破行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9骨痹
  因风寒湿邪久羁,或年老体衰,骨失充养,骨质脆弱所致。以肢体麻木无力,骨骼疼痛,大关节僵硬变形,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10偏痹
  因腰部闪挫、劳损、寒湿侵袭等原因,使经气阻痹所致。以腰痛向一侧下肢后外侧放射,麻木、疼痛,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11脊痹
因肾虚于先,寒邪深入骨髓,使气血凝滞,脊失温煦所致。以腰脊疼痛,两胯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或背部酸痛、肌肉僵硬沉重感,阴雨天及劳累为甚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13顽痹
因风寒湿邪久羁,或因劳累损伤、年老正虚,肌肉骨骼失却精血充养,经气阻痹所致。以固定部位的筋骨关节反复发作性疼痛,麻木不已,活动受限,遇风寒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1、6中暑
  夏日在高温或烈日下劳作,或处于气候炎热湿闷的环境,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卒中脏腑,热闭心神,或热盛津伤,引动肝风,或暑闭气机。以高热寒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
21、6、2暑厥
   以高热、神昏,或呕恶腹痛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暑重症。
22、25呕[吐]血
   血由胃或食管等上消化道而来,经口呕出或吐出的症状。可由肝胃积热、脾气虚弱、瘀学阻滞,等多种原因,使胃络受损,胃失和降所致。呕血的常见病种有胃瘅、胃疡、胃癌、鼓胀、肝癌、血溢病、疫斑热、肾衰等等。
22、26噎嗝
  吞咽不顺,饮食梗塞难下的症状。气结、火郁、痰凝、血瘀、津枯等为噎嗝常见并机。噎嗝为食管病变的常见症状,胃与胸膈、心脏、口腔咽喉的某些病变,以及痹、痿、瘫、风类疾病,亦可导致噎嗝。
22、35泄[腹]泻
   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时间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的症状。胃肠积热,或阳虚寒凝,或气血阴津亏损,或腹内徵块阻结等,均可导致便秘。便秘除常见于肠道病变外,肛门部的病变、肌痿、风痱、肠外肿块压迫、温热病过程中、过服止泻药或温燥之品、腹部手术之后、全身衰惫状态等均可出现便秘/
23、37便血
   血自肛门排出,包括血随便出,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下血的症状。多因脾胃虚弱,气不统血,和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等所致。肛门部的疾病,胃肠病变,疫斑热、稻瘟病等急性热病,血溢病、紫癜病以及黄胖病、蛊虫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均可见到便血症状。
22、41尿血
   血随小便排除的症状。常因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疫毒或药毒伤肾等所致/石淋、热淋、子淋、肾瘅、肾痨,肾及膀胱的癌瘤,某些血液病变、传染病等常可见尿血。
22、42尿浊
  小便浑浊,白如泔浆的症状。多因湿热下注、脾肾亏虚等所致。引起尿浊的常见疾病有丝虫病、肾痨、精浊、肾系癌瘤,小儿外感或内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等亦可导致尿浊。
22、46震颤
  手足颤动,或头部摇晃不能自主的症状。多因肝肾经血亏少,气阴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因风痰阻络等所致。常见疾病有颤病、脑痿、气厥等脑系疾病。
同义词:颤症[振]  
                                                                                                                   









3.5软脚瘟
暑湿疫疠之邪由口鼻侵入,蕴于肌肉,阻滞经络,或热伤阴液,筋失濡养,导致筋脉弛缓不用。以双峰热,肌肉软瘫,日久肌肉萎缩,步履不便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6时行感冒
时令疫疠之邪侵及肺卫所致。以急起发热,咽喉肿痛,头身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2肝热病
湿热疫毒之邪侵及中焦,郁蒸肝胆,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成。以腹胀纳差,恶心厌油,右胁疼痛,肝肿大,或有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7温(瘟)毒发斑
疫毒之邪随虱蚤叮咬而侵入血脉,热毒伤营,闭扰神明。以高热,斑疹,头痛,神识昏蒙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4.28口僻
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喎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
5.2心衰
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5.6胸痹(心痛)
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6.3哮病
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诱动内伏于肺的痰饮,痰气阻塞,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类疾病。
6.7肺痈
因热毒壅肺,使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痈脓。以骤起发热,咳嗽,胸痛,咯腥臭脓血痰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类疾病。
7.22暴泻
因邪袭肠道,传化失调,水谷清浊部分。以急起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泄泻类疾病。
7.23久泄
因腹泻日久,脾肾虚弱,或肝脾不调所致。以腹泻持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泄泻类疾病。
8.14胆胀
因湿热邪毒壅积于胆,胆汁及气血瘀滞而化热。以反复发作右上腹痛、痞胀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
8.17蛔厥
因肠寒胃热,或肝胆气机紊乱,或因驱蛔不当,以致蛔虫窜入胆道而成。以突发上腹钻顶样绞痛,或伴呕蛔等胃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9.9肾痈
因热毒壅滞于肾,使血败肉腐,形成痈脓。以高热,腰痛等胃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9.14.1急性肾衰
新起病急之肾衰。
9.14.2慢性肾衰
病久正衰之肾衰。
9.15热(急)淋
因染受湿热之邪,使膀胱气化不利。以新起尿频,尿痛,尿急,尿血为主要表现的淋病类疾病。
9.23小便不禁
因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因尿路损伤所致。以清醒况态下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1子痈
因湿热痰浊等邪阻滞肾子所致。以肾子(睾丸)肿痛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0.7绣球风
因肝经湿热下注,风邪外袭所致。以阴囊皮肤潮红、起疹、湿润或有渗液,剧烈瘙痒,痛如火燎为主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
10.9血疝
因跌打损伤,或因手术,导致阴囊肿大,皮色紫暗为主要表现的疝病类疾病。
10.9筋疝
因血脉瘀滞所致。以阴囊筋脉曲张如蚯蚓状,伴有坠胀为主要表现的疝病类疾病。
10.10水疝
因水湿储积所致。以阴囊一侧或双侧肿大如囊状,睾丸不可触及,不红不痛为主要表现的疝病类疾病。
10.17遗精
因肾失奉藏所致。遗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遗泄,一月4次以上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10.17.2滑精
因房事过度,肾气不固等所致。遗遗精一月4次以上,不伴性梦而无知,甚至遗意念而精自流出为主要的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10.19阳痿
因命门火衰,肝肾亏虚,或因惊恐、抑郁等所致。以阴茎萎软,或举而不坚,不能插入阴道进行性交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
10.25精浊
因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精室瘀阻等所致。以尿后滴白,排尿不畅,少腹坠胀,或茎中痛痒,但尿液并不浑浊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2.2疔疮
泛指因竹木刺伤,或感受疫毒、疠毒、火毒等邪所致。好发于颜面、四肢,一般具有形小、根深,坚硬如钉,肿痛灼热,反应剧烈,易于走黄、损筋伤骨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2.2.5疔疮走黄
因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未能及时控制,或因挤压等,使邪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所致。以原发病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周围扩散,并有寒战高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等全身症状的疔疮类疾病。
12.3丹毒
多先由皮肤、粘膜破损,外受火毒与热搏结,蕴阻肌肤,不得外泄所致。以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类疾病。
12.4.15胯腹痈
多因湿热内蕴,气滞兼挟痰凝,或破伤染毒所致。生于胯腹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29足背发
多由湿热下注,或因外伤染毒所致。生于足背的痈病类疾病。
12.6.1附【多】【咬】【朽】骨疽
因毒邪深居,蚀伤筋骨,或因体虚骨弱,邪阻筋骨,阴血凝滞所致。以多发于四肢长骨,疼痛彻骨,局部漫肿,溃后脓水淋漓,易成窦道,损伤筋骨为特点的疽病类疾病。
12.11瘰疠
多因肝郁气滞,痰湿凝聚,或因阴虚火旺,感染痨虫,痰火凝结所致。以颈部缓慢出现豆粒大小圆滑肿块,累累如串珠,不红不痛,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易成瘘管为主要表现的痨病类疾病。
12.11.2鼠瘘
瘰疠日久,成脓溃破并形成瘘管的痨病类疾病。
12.19瘘管
溃疡形成管道,疮孔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断,体表与脏腑之间相通,具有内口和外口的瘘病类疾病。
12.24破伤风
因肌肤损破,染受风毒而发。以全身肌肉强直性、阵发性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痉病类疾病。
13.5黄水疮
因脾肺湿热与外邪相加所致。以生于皮肤的脓疱、结痂、流黄水,浸淫成片,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
13.22唇湿
淫脾胃湿热,复感风邪所致。以唇红部红斑脱屑、干燥皲裂,微感灼痛,脱屑后见鲜红肉面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23隐疹
因风邪外侵所致。以身体瘙痒,搔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发无定处,忽隐忽现,退后不留痕迹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35(肺风)粉刺
因肺风、胃热或肝瘀所致。以面及背部见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
13.36酒齄鼻
因肺热胃火等,使血瘀成齄所致。以鼻准及鼻两侧皮肤潮红、丘疹、脓疱,甚至鼻头增大变厚胃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4.8闭经
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痨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冲任所致。以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非怀孕而又中断达三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14.9.1崩中
多因血热而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气虚冲任不固所致。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量多而势急如崩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17.7眦帷赤烂
因心火上炎,或湿热蕴结所致。以眦部红赤糜烂,甚则干裂出血,痒痛不适帷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
17.23冷泪
因肝虚泪窍失约,或风邪侵袭所致。以泪液频频外溢,但无热感,目无赤痛帷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
17.30天行赤眼暴翳
因患天行赤眼,损伤真睛所致。以骤起两目红赤、生出翳膜主要表现的翳病类疾病。
17.89视歧
因风痰、风热上扰,肝肾阴虚所致。以目睹一无物成二物为主要表现的内障类疾病。
18.23鼻息肉
因湿热邪毒壅结鼻窍所致。以必鼻塞日久,鼻窍内见有表面光滑、半透明、触之柔软二不痛的赘生物,有碍气息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18.34急【锁】喉风
因风热痰火等上攻咽喉所致。以咽喉部突起红肿疼痛,痰涎壅盛,语声难出,口噤如锁,吞咽、呼吸困难,汤水难下等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疾病。
18.42龋齿
因外邪侵袭,阴虚火旺或虫蚀,或口齿不洁等所致。以牙体组织被腐蚀蛀空,渐至齿龋朽脱为主要表现的牙齿疾病。
18.51口疮【疳】
因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灼伤口腔肌膜所致。以口腔唇内、颊、舌、齿龈等处肌膜见豆大之溃疡,周围红晕,表面凹陷,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8.52口糜
因湿热内蕴,上蒸口腔所致。以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等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8.53唇风
因风热湿邪外侵,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口唇所致。以口唇红肿、痛痒,日久破裂流水,或脱屑脱皮,或有嘴唇不时瞤动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疾病。
19 肛肠病类
19.1内【里】痔
因外感风湿,内蕴热毒,湿热下注肛门,或脾虚气陷,或久坐久立、负重、便秘等,使气血瘀滞肛门所致。以肛门齿线以上发生静脉曲张团块,表面覆以粘膜,常有便血,痔核脱出,便秘等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19.3外痔
因肛门皮肤受摩擦、感染邪毒等所致。指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的隆起样组织,其表面为皮肤,一般不能推入肛门内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20躯体痹、痿、瘤等病类
20.15痛风
因饮食失宜,脾肾不足,外邪痹阻,痰瘀沉积于关节周围。以拇趾、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剧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形成“痛风石”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20.23肉瘤
多因郁滞伤脾,痰气凝结所致。以皮下肉中生肿块,大如桃、拳,按之少软,皮色不变,无痛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20.29骨蚀
因体虚邪入于骨,或因筋骨伤损,使气血凝滞,经脉受阻所致。以骨痛,肌肉萎缩,跛行,患肢缩短,但局部无化脓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
20.31肉痉
因寒湿或热毒等邪侵袭肌肉,或肝脾失调,经气阻滞,筋肉失养所致。以发作性肢体肌肉僵直、绷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痉病类疾病。
22症状性名称
22.4盗汗
睡时汗出,醒后汗止的汗出异常症状。常因阴血不足,湿阻气机等所致。痨病、佝偻病和外感温热病恢复期多有盗汗。
22.31黄疸
以白睛、皮肤粘膜、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组症状。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或脾虚湿困,血瘀气滞等所致。一般按病之新久缓急与黄色的明暗等分为阳黄与阴黄。黄疸为肝胆病变的常见症状,胰的病变,大量血液损害,稻瘟病等亦可出现黄疸。凡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归纳为黄疸病类。
22.42尿浊
血随小便排出的症状。常因湿热下注、脾肾亏虚所致。引起尿浊的常见疾病有丝虫病、肾痨、精浊、肾系癌瘤,小儿外感或内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等亦可导致尿浊。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