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撕扇,一个哲学的审美》
作者:一方金 标签:晴雯 | 阅读次数:429 |
![]() ![]() ![]() |
| ![]() ![]() ![]() |
《晴雯撕扇,一个哲学的审美》
方金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广为传颂的《红楼》美景。人们为晴雯这位“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的灵俏女孩终于“战胜”宝二爷而骄傲,也为两人的重新和睦而欣慰。 当然,晴雯宝玉之间彼此的“妖惑”,也从此大彰于天下。“病中补裘”,“抱屈 夭折”,以及“芙蓉女儿诔”的千古绝唱,便都因此一“撕扇之缘”而“伏脉千里”! 然而,您想过没有,“晴雯撕扇”的美感源自何来?在暴轸天物、公子调情的客观 事实之下,“撕扇”,怎么就产生了“美感”,从而成为千古佳画了呢? 美哉晴雯!妖哉晴雯!我今天就要来谈谈她对宝玉的“惑”与“客观点醒”,或曰 “撕扇的哲学审美”。 请看几段“撕扇”的重要原文(第三十一回): (一) “撕扇”的缘起 ……宝玉心中闷闷不乐, 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 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 【方金按】一个“物质”的毁灭、“色”的毁灭。 (二) 宝玉对“扇子”的原本概念 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 前不顾后的?” 【方金按】对“物质”的毁灭、“色”的毁灭的叹息。在宝玉原本头脑中,“扇子”, 是“物”,是“色”,是“物质存在的有”。 (三) 晴雯对“扇子”的态度 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 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 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 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宝玉听了这 些话,气的浑身乱战,因说道:“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宝玉笑道:“既这么着,你也不许洗去,只洗洗手来拿果子来吃罢。”晴雯笑 道:“我慌张的很,连扇子还跌折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倘或再打破了盘子, 还更了不得呢。” 【方金按】晴雯客观本性上对“物质”的毁灭、“色”的毁灭的轻视。此“人性” 之纯粹之美也。是花神。她的对“物”(色)的态度,客观上对宝玉产生了“点化” 的作用,尽管宝玉自己此时尚不自知这种“觉悟”。 (四) 宝玉对“扇子”的概念的转变 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 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 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 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 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方金按】谈笑间,“扇子”本性已转为“空”。──此“物”(色)为“扇”,在 “缘”;其为“响物”,亦在“缘”。这里,“扇子”已不只是物质含义上的扇子 了。盖因,色(物)性,空也!进一步,由此升华出的以“色空”看世界的态度是: 色(物)的物质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爱”物。天人由此合一。 (五) “撕扇”的美感的产生 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 便笑着递与他。 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 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 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 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这是怎么说,拿我的东西开心儿?”宝玉笑道: “打开扇子匣子你拣去,什么好东西!”麝月道:“既这么说,就把匣子搬了出来, 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宝玉笑道:“你就搬去。”麝月道:“我可不造这孽。 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晴雯笑着,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 撕罢。”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一面说 著,一面叫袭人。袭人才换了衣服走出来,小丫头佳蕙过来拾去破扇,大家乘凉, 不消细说。 【方金按】“色空”之后的自由、解脱与释放,是“撕扇”美感的源泉,是感染世 人,产生超脱的动力,是人与人之间能化干戈为玉帛的机缘。 由此可见,“撕扇”之美,便正是在这“色空之论”。 夜看红楼--->http://www.redf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