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燕窝”和“雀巢”的故事

“燕窝”和“雀巢”的故事

作者志鹰 标签生活感悟 原创天地 阅读次数:108
“燕窝”和“雀巢”的故事



  
   在盖上新房的那一年,主人家飞来了两只燕子,也许它们是来自南方某个遥远的国度吧,马来西亚,或者印尼,或者马达加斯加,也说不清楚。然后,它们便在主人家的屋檐下垒起了窝。不多日,他们的“新房”终于竣工了,于是,小两口便开始了他们的“蜜月之旅”。
   它们彼此相依相随,互为应和,“唧”的一声,便从湖的这一边飞到湖的另一边。尔后,又从湖的另一边飞回到湖的这一边。在低飞掠过湖面的时候,它们还会来一个“蜻蜓点水”,尾翼在水面轻轻一划,层层的涟漪便随之在湖心泛起,然后一圈一圈,层层荡漾开去。然后,它们便飞过一片金黄的原野,那时正是北方的麦子成熟的季节。在阵阵微风的吹拂下,一层层金色的麦浪在大地上涌动,空气中弥漫着成熟麦香的气息。它们一起掠过金黄的麦浪,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追逐,嬉戏,享受着生命中从未有过的欢欣和喜悦。它们感觉有些累了,于是,便飞向不远处高高耸立着的电线杆,轻轻落在那向远方无限伸展的电线之上,此时它们化作了五线谱上两个静止的音符。
  
  二
  
   不久,它们爱情的结晶便诞生了。伴随着卵壳的纷纷破裂,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便“横空出世”了。这是大自然造物的杰作,也是它们不朽爱情的见证,更是它们生命中永不会熄灭的火种。随之而来的,便是燕父母辛苦哺育乳燕成长的过程。那真是艰苦忙碌却又无比幸福骄傲的生命历程啊。天刚朦朦亮,燕父母便开始外出觅食了。在清冷的晨曦中,它们掠过宁静的湖面,却无暇享受那戏水的乐趣;它们飞过广袤的田野,田野里的金黄已悄然褪去,剩下的是一行行整齐排列的麦茬,好似正在进行一场雄伟壮观的大阅兵。它们用自己敏锐无比的眼睛细细搜寻着田间地头,一旦有猎物出现,便一个俯冲,如一架高速飞行的滑翔机从天而降,猎物只有乖乖的束手就擒。他们的猎物范围颇广,草青虫啦,蟋蟀啦,蚂蚱啦,飞蛾啦,等等。衔着猎物,它们随之原路返回,五六只小家伙早已经在窝里等着,一个个伸着小脑袋瓜“嗷嗷待哺”了。等到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临大地的时候,它们已经不知来回往返多少次了。
   在燕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家伙们的羽毛已经日益丰满,终于,它们在父母的引导下,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飞行之旅。它们在父母的一再催促和引领下,从窝里小心翼翼地探出整个身子,然后展开尚显稚嫩的羽翼,先飞到主人家的晒衣绳上,然后再飞到不远处的院墙上,后来又从墙头飞到院外的一棵梧桐树上,在枝头兴奋不已地“唧唧”叫着,用自己满是纯真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
  
   小燕子一个个都出飞了,燕父母终于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它们完成了自己平凡却又神圣的“人生使命”,带着幸福、满足还有些许怅惘和失落,又开始了双飞双栖的日子。
  
  三
  
   秋天来了。树木的叶子日益变黄,在瑟瑟的秋风中,纷纷飘落尘埃。“一叶落而知秋至”,此言不虚啊。人们在田间地头纷纷享受着庄稼丰收的喜悦。不远的果园里,不时飘来阵阵熟透的苹果的芳香,带着一种淡淡的酒精的香味。抬眼望天,一行行大雁正展翅飞过,时分时合,整齐如一,这才是真正的“沙场秋点兵”啊。随着秋节的来临,气温也日趋凉爽,待到“满山霜叶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燕子也开始了它们南飞的征程。
  
  四
  
   燕子飞去不久,两只麻雀不知怎地发现了这所空空如也的闲置的“房子”,它们在旁边飞来飞去,唧唧喳喳,直到探明果真是一所“空房子”之后,便飞到里面,堂而皇之地成了“房子”的主人,真是“雀占燕巢”。于是,一个好好的“燕窝”,转瞬之间变成了“雀巢”了。这倒不禁使我联想起唐诗中的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辛弃疾那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世事的变换真是反复无常啊。
   两只麻雀自从占了燕窝以后,便开始了自己逍遥自在的双栖生活,不久还孵出了一窝小麻雀,整天象它们父母一样,唧唧喳喳的,颇令人不得安生。不过鉴于它们尚无甚大的过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彼此相安无事。
  
  五
  
   第二年春天来临的时候,三月的桃花、杏花正开得烂漫,湖上的冰层也在暖阳的普照下,渐渐开始融化,伴随着”咯吱咯吱“的冰块破裂的声音,湖水又重新恢复了它往日的碧绿和清澄。水天一色,湖水晶莹得如一大块澄澈透明、闪闪发光的蓝宝石。伴随着大地的解冻,泥土在和风的吹拂和春雨的滋润下,一点一点地软化、松动,辛勤的农人们已经开始了春耕和播种。在他们充满喜悦和憧憬的眼神里,似乎已然看到了夏日麦地里遍地的金黄,秋天里丰收的花生、玉米,以及果树上累累的飘香的果实。
  
   伴随着东风的劲吹,风筝在万顷一碧的天空里也飘荡起来。我们这里是风筝的故乡,每年当春风骀荡、碧草萌芽、柳枝吐绿的时候,放风筝的人也一天天多了起来。我不禁回想起小时学过的一首唐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筝。还有那句“鸢飞戾天兮,望峰息心”,那也是说风筝的。它告诉人们,风筝飞得很高了,但看到高高耸立、直插云霄的山峰,也会平息它那不知餍足的欲求之心。它警诫人们,要注意防杜自己那颗追名逐利的私心,凡事要做到适可而止。
   寒食前后,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这一系列的春天的峥嵘景象,又不禁使人联想起苏东坡那首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柔美醉人的春光图啊。
  
  六
  
   当燕子重新飞回到主人家的院落时,它们看到自己的“房子”已经被麻雀给“霸占”了。燕子并没有为此抱怨什么,它们马上又开始投入筑造新巢的紧张忙碌的工作。“几家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口泥,又一口泥,一棵草,又一棵草,燕子俨然一位默默耕耘、不知疲倦的劳动者。由是,普天下的农人们都很敬重燕子,每当燕子在谁家屋檐下啄泥筑巢的时候,他们都笑眯眯地看着,心里乐不可支,他们从燕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且他们也决不会让自己年幼的孩子去干涉他们的生活,他们将燕子看作能给一家人带来好运的精灵和天使。相反,对于孩子们上树爬屋去掏麻雀,却是听之任之,熟视无睹。
   不多久,“新家”便宣告竣工了,它们又开始了双飞双栖的甜蜜生活。过了一些日子,它们的小宝宝便又破壳而出了,它们来来回回,为小宝宝们四下里觅食,生活变得更为紧张忙碌了。可是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无情地降临到它们头上。
  
  七
  
   原来,在燕父母外出觅食时,不小心捉到了带有农药残留的虫子,它们自己舍不得吃,便全部给“燕宝宝”吃了。于是,一场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燕宝宝”由于吃了带毒的食物,抵抗不住药物的毒性发作,一个个纷纷悲鸣着死去。燕父母伤心欲绝,谁又忍心看着一个个年轻无辜的生命就这样顷刻之间夭折,它们还未曾享受到生命应该享有的欢乐和幸福啊,它们甚至还未曾亲眼目睹到外面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的美丽世界啊。
   小主人眼看着一只只羽翼未丰的小燕子被燕父母从窝里衔出,由于小燕子身体的重力,它们刚被衔出便掉落在地上了。小主人吃惊地望着眼前悲惨的一幕,慌忙跑到屋里带着哭腔对父母说:“爸爸妈妈,小燕子死了,小燕子死了!”他的父母赶忙从屋里出来观看,当他们看到那一只只夭折的小生命时,眼中充满了无限的同情和悲悯。在父母的帮助下,小主人将这些死去的小燕子葬在了庭院中的一棵梧桐树下,小主人还特意为它们堆起一座小小的坟茔。
  
  八
  
   从此以后,两只燕子再也没有来过,这个燕窝也便成了空巢。而在此时,在西边屋檐下的那两只麻雀已经又孵出了一窝小麻雀,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嘲笑着燕子的不幸。主人此时再也忍无可忍,将里面的几只小麻雀掏出来,分给邻居家的几个小孩玩耍。为了防止新的燕窝再被麻雀侵占,主人索性将燕子的窝也给拆了。
  
   从此,主人家便没有了燕窝,也从此不再有雀巢。
  
  写于2003年8月9日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