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完oye~~
作者:尘月之殇 标签:曹操 | 阅读次数:34 |
![]() ![]() ![]() |
| ![]() ![]() ![]() |
剛剛找“祭酒”二字,本想找荀子的32篇。不想找到郭嘉= =
於是發現奇文如下,貼上來供大家把玩觀賞,以作飯後談資……笑抽過去的某只爬過………………(原以爲央視三國很抽,原來還有更抽的) ======================================== [原创小说]乌鹊南飞(关于曹操和郭嘉) 作者:路宛兮2004 乌鹊南飞 (1) 茫茫戈壁,飞沙走石,黄沙漫天。 瘦弱的老马无力地拉着一辆破车缓缓地跟着队伍行进。车里时不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 “奉孝,是不是行进得太快了?你身体不适,我们还是走慢些吧!”孟德握住奉孝有些冰凉的手,柔声问道。 “丞相,不……不要管我。兵贵神速,我们现在是千里远征……咳咳……如果敌人觉察而有所防备,那就前功尽弃了……咳咳……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咳咳……” “奉孝……”孟德心口有些发痛,他看着奉孝严肃的眼神以及那微微颤抖地发紫的嘴唇,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可怕的预感。 “奉孝,你先回易州养病,待吾得胜归来,与你共饮!”孟德拍拍奉孝的冰凉的手。 “丞相大恩,某虽死不能报万一……咳咳……” “——报!丞相,前方有紧急军务——” “混仗!还有什么军务比奉孝的病更紧急?”孟德怒斥道。 “丞相!”奉孝剧烈地咳嗽。他奋力坐起来,行君臣之礼道:“请丞相以军机大事为重,勿以郭嘉为念……咳咳……请丞相前去领兵!” “奉孝……”孟德眼圈红了,他当然知道什么事是大什么事是小,但是,他却放不开那双手:他害怕,他害怕一旦放开了那只手,他就放掉了几世也难求的知己,放掉了他和他心中共同的“济天下之大难,定霸王之业”的共同理想…… 孟德还是松了手。他狠了心扭过头去,跳下了马车。 孟德迈着沉重的步子向前走了几步,忽然听见背后有人大喊道:“丞相!”那声音似乎是积蓄多时爆发出来的,“相”字还未说完,尾音便渐渐虚了下去。 孟德连忙回头。奉孝从马车上滚了下来。 孟德飞奔过去。奉孝也努力地朝孟德的方向爬。 “奉孝,你还有什么话……” “丞相,此去……你要多保重啊!” 漫天的风沙早已将奉孝虚弱的声音湮没,但是孟德听得见。 “嗯。”孟德咬着牙点点头。 “哇——”一只乌鸦从头顶飞过…… (2) 北征乌桓,孟德大获全胜。 以往的胜利都能让他精神亢奋。而这次班师回朝,他的心情却十分沉重。他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只是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报丞相,有易州城的书信!” 孟德知道那一定是有关奉孝的病情。他连忙抢过信。信封——白色的,封面的字迹——不是奉孝的手迹。孟德的心开始砰砰地跳。 …… 读罢,孟德没有表情。 又片刻,孟德突然大笑道: “这、这信投错了,奉孝怎么会差人给我开这种玩笑?这、这天大的笑话!哈哈哈!……我才不信呢!我不信!” 孟德把信向后一摔,大笑着驱马前行。 众将士面面相觑。 诸将将信拾起,只见信上七个赫然的大字 ——洧阳亭侯郭嘉薨。 (3) 孟德与众谋臣合议辽东之事。 但有一个位置,空的。 谋士们都竭尽其谋,各抒己见。 孟德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奉孝,你说说……”孟德脱口而出。 大庭里突然死一般的寂静。 “奉孝何在?” …… (4) 孟德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他始终认为奉孝就在他的身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手握着奉孝的亲笔遗书,孟德在等待奉孝为他创造的最后的一个奇迹。——“丞相若从书中所言,辽东事定矣!”…… “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尚、袁熙首级至!” 孟德仰天长叹:“果不出奉孝所料!” 孟德打开奉孝的遗书。 “今闻袁尚、袁熙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加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 ——奉孝死,乃天丧我也! 虽然孟德知道,奉孝已死是一个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但他始终相信:奉孝并没有离开他。恰恰相反,他觉得此时的奉孝正无时无刻不陪伴着自己。他只不过是躲了起来,让你看不见了而已…… (5) 建安十三年冬,曹操率(号称)百万大军南下伐吴。 孟德与众将泛舟游长江。宴饮间,酒正酣。 “哇——”一只乌鸦从头顶飞过。 孟德好像想起了什么。他抬头仰望苍穹,月亮是那么的明亮,但是月亮的旁边却没有一颗耀眼的星星。 孟德想起了一首在他心底酝酿了好久的歌。他面临长江,横槊唱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孟德望着滚滚长江,在那粼粼波光中,孟德似乎看到了奉孝在对他微笑……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哇——”又一只乌鸦从头顶飞过。 孟德继续喝道: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曲喝罢,众人一片掌声。 孟德看了看水中的“奉孝”,他依然微笑着看着孟德。 “奉孝,你看我这连锁船如何?” 突然间,奉孝的脸色变了,他大声疾呼:“丞相万不可行此计,此中有诈!万万不可呀!” “有何不可?” 奉孝不语,只是一个劲地摇头。 水波渐渐平静,奉孝渐渐消失在水中。 此时的孟德已经醉了…… (6) 赤壁之败是孟德的奇耻大辱。 回到南郡,孟德与众士喝酒解闷。 但有一个位置,空的。 孟德忽然仰天恸哭。 荀攸问:“丞相于虎窟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 是啊,孟德在身陷险境之时,无论情势多么危急,依然能够谈笑自如。为什么现在性命无忧了却悲伤得心肠崩裂? 他想到了一个人。 “我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焉能使吾有此大失?” 众谋士无语,都把目光投向了同一个地方。 有一个位置,空的。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一声震天动地的哀嚎…… (7) 建安二十五年。 孟德的头风病越来越重了。 “哇——”一只乌鸦从天空中飞过。 “奉孝,是你吗?”孟德忽从床上坐起来。 突然吹来一阵阴风。烛火或明或灭,帘帐在风中魔鬼般的摆动。 传来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丞相,郭嘉在此。” 孟德拉开帘帐,揉揉眼睛:一身青衫,文质彬彬——那不正是奉孝吗? “奉孝,这些年来为何总是躲着不肯见我?我需要你助我治国平天下呀!” 孟德感觉头风似乎一下子好了。 “丞相,生死由天命,我亦不愿如此啊!” “那日我答应你在凯旋之后与你把酒共饮,今日就是我誓言兑现之时。” 孟德牵着奉孝坐在案几上,为他斟了一杯酒。 “奉孝可记得你我相识之时?” “岂敢忘矣!当日,文若(即荀彧)荐我于丞相。丞相曰:‘使吾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孟德接过话,“汝亦曰:‘此真吾主也。’” “哈哈哈……” 两人又各斟一杯酒,笑饮而尽。 “奉孝,你可知否?众谋士之中,唯汝最少。天下事竟,吾欲以后事嘱于汝。而汝不幸中年夭折,此非命夫?” 孟德喝了一杯,继道:“若奉孝在,岂会有诸葛孔明为所欲为的博望坡,新野火,赤壁败?若奉孝在,岂有吾弃袍割须之耻?若奉孝在,岂容孙权、刘备与我三分天下?若无奉孝,何人能助我‘济天下之大难,定霸王之业’?” 孟德摧脏悲泣,仿佛在向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倾吐自己这些年来所遭受的坎坷经历。 “丞相……”奉孝突然握住孟德有些冰凉的手。 “奉孝……” 两人相顾无言。 此时并不需要语言。因为真正的知音是用心去交流的。语言只是陌生人和陌生人沟通的方式。 “丞相,我们一起去另一片天地开创自己的霸业吧!”奉孝慷慨激昂。 “嗯!”孟德点了点头。 …… “哇——”一只乌鸦从天空飞过。哀鸣响彻苍穹…… 2004-10-16-17于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