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斑竹闲谈:兼答法友
作者:优婆塞 标签:原始佛教 | 阅读次数:42 |
![]() ![]() ![]() |
| ![]() ![]() ![]() |
首先向斑竹认错,在下在修学园地发的帖子引起了那么多纷争[也许用纷争这个词不太准确,但在下一时也想不出别的词,就暂时用了],这全在于在下低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面向斑竹简单解释一下
有两个原因我写了那个帖子,一,这确是我冒出来的一个念头,稍加思考,好象还有点道理,就简单整理了一下,贴到了论坛上,二,我一直认为,原始佛教徒比之其他宗派应该更具理性和理智,也更少燃起情绪之火,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个错觉,但错首先在于我[错误判断] 需要检讨的必须检讨,其实末学确实修养不足,举个例子,当我指责别人计较一些词[宗教感情]的时候,自己何尝不也是在计较呢[简单粗糙]?当我指责他人自尊情怀时自己不也怀着自大心理吗[回话僵硬就是自大的表现]?这个可以更详细点谈谈,我第一次看dhamma法友使用简单粗糙这个评语的时候,并没在意,第二次看到这个词时就有点感觉,感觉对方有点纠缠的意味,第三次再看到时,就认为对方是有意要扣这个帽子了,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回了一些不客气,僵硬,伤感情的话,其实,当事后再看到dhamma法友第四次使用此评语[简单粗糙]的时候,末学已完全接受,引例: 其次,楼主说“末学所谈,仅为猜想”,既自己说是猜想,就当承认此想不免存在误会的可能,至少思维是并不严密的,证据也是不确凿的。因此我说它是“简单粗糙的思维”并没有错。 这个评语不是非常中肯的吗?如果思维不简单粗糙,有充足的证据和严格的论证,那早不是个猜想了,已经可说是结论了,其实dhamma法友的一些话是很有力的,如: 既然斗胆敢想、敢说,就应该敢于接受批评,甚至是某些宗教情绪较强的佛教徒的责骂。 这又是当头一棒,但这一棒末学却必须接受,因为这是正确的,而从末学整个反应来看,在下也确实水平不够,做不到如这位法友“情感的流露并没有影响严肃的讨论,即不影响说话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也更验证了末学的实际水平,即不能在感觉不友好的气氛中保持冷静,继续进行严密客观的推理和辩论[说来是个讽刺,末学前面仅说倾听他人的意见,后面就自觉不自觉的开始去参与辩论(更讽刺的是,辩论最多的不是猜想的根据和论证本身,而是去计较一些态度之类的末节)] 既是闲谈,就轻松点说吧,末学反看自己的言论,一个帖子前面一段语言并不友善,也就是不接受对方的批评,但后面却用个“感谢对方的批评”,初看起来不伦不类,但实际上是反映了在下的实际心态,一方面由于自身的贪嗔愚痴,不能在不利环境中保持平静心,另一方面是末学确实想扭转自身的心路,转到慈爱的轨道上来,这就是现实的反光镜,一下就照出了自己的诸多丑陋 从在下自身的角度说,这个行为[发此贴]很可能是不智的,因为行者做任何事情时应达到两个目标,一个是阻止自身的结缠生起,一个是尽量不让他人的结缠[因为自己]生起,而现实已经在验证,究竟在下达到了哪个目标? 希望dhamma法友和林中树下法友能原谅在下的不友善的态度和一些不当的言论,一切只因末学自身的贪嗔痴愚 这个问题已经在升级,就是已经升到了是否属于诽谤世尊的层面,那就不是小问题了,对此林中树下法友已经提出自己的判断,末学也在这里提下自己的一点想法,记得在迎福村看到关于对世尊一切知智的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什么都知道,就是在宇宙莫个地方下了几滴雨都能知道[只要世尊想知道],另一种认为仅是指世尊对四圣谛法义的一切知,而对于一些物质现象[如莫地莫时下了几滴雨],世尊未必都知道,对此末学是赞同第二种观点的,而这种观点是否属于诽谤世尊呢?不知道斑竹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在下确实不知道自己的言论是否如林中树下法友所说:已经破坏了这里的祥和平静良好的气氛,这更多的取决与斑竹的理解 在下起过念头,就是把自己的帖子[关于那个主题]内容都删了,但细想不能卤莽,如果这样做,利的一面是制止了未来可能出现[因此事]的不好[想不妥用什么词最好,就用这个代替了],弊的一面是破坏讨论串的完整性,对斑竹的管理可能造成不便 再三思量,还是把皮球踢给斑竹,是非对错,斑竹判断,增减取舍,斑竹定夺 申明:末学在修学园地的那个争议的主题后将不再跟帖 对这个论坛和斑竹的印象一直良好,对一些师兄的才学也很仰慕[如dhamma等],如果因末学的不是引起了误会和不快,真诚希望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