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德先生莅临文学馆介绍新发现的《红楼梦》残抄本
作者:红米 标签:红楼梦 | 阅读次数:108 |
![]() ![]() ![]() |
| ![]() ![]() ![]() |
一部新发现的《红楼梦》残抄本
[ 原创 ] [2007-11-07 08:43:21 | 傅光明 ]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大学者刘世德先生,10月14日莅临文学馆,主讲“介绍一部新发现的《红楼梦》残抄本”。] 开场: 近年来,“红学”不仅高热不退,而且还总能带来新奇。自2006年6月14日“卞藏本”《红楼梦》在上海以高价拍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随即将其影印本出版后,又引起了众多“红学”家和红学迷们的讨论,网友们更是通过网络对“卞藏本”的真伪问题,各抒己见,辩论异常激烈。大的疑问有五个:第一,“卞藏本”是现代抄本吗?第二,原来的收藏者低调隐身,而新的买主藏家却高调浮出,是否有意设局?第三,抄本中为什么会出现“简化字”?第四,“眉盦”是谁,怎么没人查?我见到有位网友的文章,称“卞藏本”《红楼梦》题记人“眉盦”是香港老一辈的文化名人何叔惠。第五,“上元刘氏”是真的还是假的?“红学”是一门学问,学问学问,离不开“问学”。今天请刘先生来,就是要向他“问学”,请刘先生演讲“眉盦藏本:一部新发现的《红楼梦》残抄本”。 结束: 大学者讲大学问,刘先生以深湛的考据功力,分七个部分,介绍了“眉盦藏本”这部新发现的《红楼梦》残抄本的来龙去脉,使我们对它的发现、收藏及版本的状况,有了清晰的认识。按照刘先生讲的思路,我们梳理一下,看是否有这样几层意涵: 1,这是一部仅有10回的残抄本。 2,这部残抄本的收藏者“眉盦”是生于光绪23年的刘文介。 3,它的抄写年代,大约在嘉庆年间,甚至有可能在乾隆末年。 4,它的版本不是程本,而是脂本,并与现存的11个脂本中的杨本最为接近。 5,它的文字出自曹雪芹的修改稿。最后一如刘先生所说,这是一个有版本价值、研究价值,并值得重视的脂本的残抄本。 不知刘先生是否做过这样一个好玩而可怕的想象,即曹雪芹“增删五次”之后《红楼梦》全书的改定稿,经准确无误地传抄后,一直由一个书香的收藏世家世代珍藏,200年来,静观“红学”纷争风起水涌,藏而不露,直到“红学”走火入魔得令其实难忍受,便将真本大白于天下。不过,正如曹雪芹所言,“假做真时真亦假”,即便真有那么一天,那些“红魔”同样会将真本斥为另类的魔道。看来,注定是要有太多的“红谜”终难破解。好在有刘先生这样的大学者,寻着他学术研究的脚迹,或可获得一份明晰,可以像吃了“定风丹”的孙悟空,再不会被邪门的“不正之风”,吹得不知了去向。 像考古发掘一样,新的学术发现无疑会带来新的研究,但从刘先生所讲,我们也能感到学术考据还是有一定的冒险性,特别是在兴奋的心绪下很容易忽略掉一些关键的细节,连刘先生也没例外。但刘先生又以他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及时否定了自己的结论。这样的学术态度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从刘先生讲到的“眉盦藏本”的情形我又想到,今天的我们,做事情,可不能像那个抄写者一样,为了赚钱,对抄写工作一点也不敬业,结果给后人造成了大麻烦。如果我们做事情总是利欲熏心,一切向钱看,给后代留下的同样会是大麻烦。 傅光明的BLOG 红米(hqq)于 2007-11-30 10:29:24 编辑过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