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交响版《红楼梦》电影
作者:xx0202 标签:红楼梦 交响版 | 阅读次数:104 |
![]() ![]() ![]() |
| ![]() ![]() ![]() |
好一部交响音乐《红楼梦》电影,剧中演员编导作曲化装师们对《红楼梦》原著确有仔细精读,对人物有深刻的研究。毛泽东说过:“《红楼梦》不读三遍没有发言权。”我也曾看过几遍,又看了六版越剧《红楼梦》,对赵方版交响音乐《红楼梦》电影越发感到兴趣,对演员的表演、作曲化装编导的设计佩服得五体投地。
何英,元妃饰演者。有位网友说:“何英若一直留在戏剧舞台上,名旦第一把交椅无疑是她的。”这次饰元妃虽不像《梁祝》中英台、《五女拜寿》中三春那样有表情,但唱腔音色还不减当年。 越剧王子赵志刚,我曾一次提示过赵先生,表演的男子缺乏阳刚气,唱腔也太慢。近来看到改版的《杨乃武》很有刚气,充分表演了不怕邪压坚持真理的书生杨乃武。这次饰演贾宝玉,表演得很逼真。贾宝玉对女孩儿们是那么柔情、体贴、宽容,对黛玉是那么怜爱。搬进到大观园里去住,先要让林妹妹选择,“妹妹,你喜欢住在那一处。”而他就住在潇湘馆对面怡红院。《读西厢》一折,玩弄这本书的情节不多不省,再省,不显得这本《西厢记》书稀罕,再多,就会显得太希奇,惹得黛玉接受不了,会很妒气。细细品嚼,很有味道。《金玉良缘•洞房》一折,当清楚知道娶的不是林妹妹而是宝姐姐,被愚弄受骗,于是大闹洞房,把桌台上花烛彩带全部掀翻。我们看了拍手高呼:“好极!” 赵先生饰演这部《红楼梦》中的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愚顽怕读文章,古今不肖无双。”曹雪芹明贬暗褒,正话反说。对不与世俗浮沉,富有叛逆精神的宝玉形象演绎得惟妙惟肖。连最佳的女小生也逊他三分,不愧为“越剧王子”荣誉称号。 戏中提出一个异议,宝玉哭灵未进黛玉灵堂,观众不甚得解。 至于方亚芬,前有《方亚芬历年演出剧目及简要评论》一文发表在网上,有过许多赞誉,这次细看她的演出,几乎全剧都有她的妙处。 亚芬登场——晋见元妃娘娘,紫鹃饰演者张永梅给她轻轻掺了一把,别看这很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动作,这一把掺得好,表现了黛玉又想见又怕见娘娘的腼腆状态。 “元妃省亲”这个热闹的场面里亚芬只唱了一句:“我爱那潇湘馆千竿翠竹掩门墙。”她的悠扬动听悦耳的声腔久久回响在观众耳里。 最生动是《读西厢》一折,一对年轻美貌的表兄妹,心心相印,偷读《西厢记》。厌弃金玉良缘,愿结木石联姻。演者将她们反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和初恋的心理神态演绎得淋漓尽致。方亚芬的喜悦羞涩、诙谐幽默真正溶入在黛玉身上,表兄的爱,情侣的慕,把观众带到欢快的境地。 当听到傻大姐说:“宝二爷要娶宝姑娘。”黛玉如五雷击顶,六神迷茫,眼面前桥断、树倒、石转、路迷,难分辨南北东西。原著中写黛玉“心里是油酱糖醋倒在一处,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身子竟有千百斤重,两只脚却像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亚芬这处的表演恰如其分,无疑是极致的了。有一位名演员在这处表演竟像杂技演员一般来个猛劲的舞姿动作,我感到很不妥,相比之下就有区别了。 电影里的黛玉美态,继《读西厢》一折之后,要数弹琴这一折。葬花以后,宝黛消除误解,黛玉心态有所和平,但是忘不了寄人篱下,父母双亡,孤独凄凉处境,道出了“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绞绡劳惠赠”之后,脸上微露笑容,寄希望于有情人表哥宝玉身上。对她的抚琴、唱词、容颜、神态特别引我入胜,曹雪芹写黛玉美不是一些俗套,什么貌若仙天,嫦娥下凡,闭花羞月,沉鱼落雁,而是另一种笔墨:“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由于亚芬本来长相加化装技巧,把个林妹妹衬托得完美无缺。看到这里我们顿觉飘飘然。老伴说:“亚芬已四十出头,这里像二十岁姑娘,又这么美,无人该比拟了。”其神态把黛玉全演活了。有人说单仰萍扮演黛玉一登上戏台,不要表演就使台下男人神魂颠倒,那么你看了亚芬这个镜头会飘飘欲仙了。有许多著名女演员饰演过黛玉,有的长矮不适,有的表演不佳,有的扮不年轻。但是比较而言,方亚芬饰演的黛玉形象是所有饰演黛玉的最好一个了。她有一口天赋的佳嗓,长相俊美,灵活的表演技能,欢畅哀怨愁聚喜悦随分时从,因为她的聪明认真,对剧中人物能深切理解,故而表演得栩栩如生,比曹雪芹笔下的黛玉更加生动。 至于其他人物,宝钗饰演者陶慧敏,早期曾饰演过林黛玉,红极一时,唱腔也是那么圆滑动听。张永梅,说起张永梅也是一个戏剧舞台上难得的人才,《桃李梅》中的三小姐玉梅,《梅龙镇》中的李凤姐,《早春二月》中的陶岚,《西厢记》中的红娘,都演得非常出色,张永梅聪明怜俐活泼开朗,动作敏捷瞬息万变的灵气,她的演艺不输于任何一个同辈。 还有章海灵等都很棒,不一一详评了,但是戏剧中有一个人物颇感兴趣,这个傻大姐不要说贾母喜欢她,我们也喜欢她,她的登台增发了我们观看兴趣,笑声在台下幕前响彻。 原著《红楼梦•葬花吟》是中国文学最成功诗篇之一,它把林黛玉的身世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编剧家徐进先生进行了适当增删,搬进到越剧舞台上,为照顾到观众不同文化程度和艺术欣赏水平,既保留原意,又深入浅出,加上作曲师的高水平,使王文娟一唱,名盛中外,后来者无不会之。几十年来这出经典唱段久经不衰,越剧爱好者都能哼上几句。这次赵方版《红楼梦•葬花吟》诗的上半阙删了八句,还是恰当,显得更加精练,唱腔另有一种气派,配有交响音乐,有一种全新感觉,所以说与王文娟的高徒——单仰萍葬花成了姐妹篇。 有位网友谈到对交响音乐版《红楼梦》大失所望,我看他所指的是交响音乐不及民乐。得从两方面来评说,对交响音乐欣赏,正如第一次吃蕃茄,是那么恶心,结果呢!越吃越有味道,越听越感到奥妙,交响音乐有民乐不可有的妙处,如赵志刚出场与元妃姐姐对唱四句,音乐是多么动听,韵律也很强,感到浑身很舒服。交响音乐与赵志刚全剧演唱配合得非常默契,使赵志刚演唱如虎添翼。可是对方亚芬、何英等某些演唱配合不是那么称心如意,有点你管你唱,我管我吹弹,影响了她们悦耳的声腔。但是比香港演出版好听多了。这里有点“小讨饭批评鲁班”。总体来说交响音乐是引人高兴的,是第一个与越剧配合的音乐。 这部交响版《红楼梦》集全国最优秀越剧演员;编导们通过反复推敲,拟就了精湛的台词和舞美;交响音乐第一次与越剧合作,颇有生机又觉新奇;演员扮相年轻漂亮,主角配合得当,唱得好听,演得逼真;台前台后200余人齐心合作,英才云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因此我们评它为当今越剧最优秀剧目。我们非常高兴向演员编导和工作人员致崇高敬礼,谢谢各位劳苦功高。 宁波奉化市沈补浩 写于2009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