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也说袭人

也说袭人

作者林俜 标签袭人 阅读次数:445
说袭人
  如果全说袭人坏也不能,好坏都有吧。

  作为奴隶,袭人要攀高枝是无可厚非,我不能因此而否定她的全部。们
  自袭人跟了宝玉之后,心中就只有了宝玉。她对宝玉一直来都是规谏为多,但宝玉常不听。
  宝玉神游太虚之后,又与袭人有了夫妻之实,自此宝玉和袭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不同。平心而论这里袭人并没有勾引宝玉,小说里写明是宝玉强拉,才有半推半就。而且贾母有安排,做宝玉的待妾是迟早的事。从袭人的角度来看是无可非议的。
  袭人是精明的,她回家探亲,宝玉和培茗到她家探望。听说到家里要赎她回家。为此哭了一场。而且因事利导,先用骗词探得宝玉对自己的情意,然后下箴言。宝玉果然急得泪痕满面,她立即就提出了她的三个要求。从她的三个要求来说,确是深爱宝玉的金玉良缘,从她的角度来说有些恨铁不成钢,作此规劝也是天经地义的。
  宝玉难以教育好,这边才答应袭人,那边又好姐姐妹妹地混在一起,袭人看了好极不是滋味,回房讲给宝钗听:“……凭你怎么劝,都当耳边风。”宝玉回家后,她一言不发,于是便有了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袭人坚决阻止宝玉在女人堆里混,绝非仅仅是妒忌心理,而是痛恨这样的男人太没出息了。她敢于用强硬的口气说话,并用“从今以后咱们两人撂开手”来要挟宝玉,一则是因为他们是事实上的夫妻了,二是因为知道宝玉是爱她的。宝玉心肠软,“一夜夫妻百日恩”,对袭人自然是不同,所以也只有袭人可以规劝他,用柔情来压他。但她高兴太早了,不久以后,宝玉老毛病又出来了。
  不久又发生了一件让袭人吃惊、难堪和失望的事,宝玉在沁芳桥第一次对黛玉诉说了衷肠,正巧被袭人听到:“好妹妹,我这个心,从来不敢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袭人听了,惊疑不止,又是怕又是急,宝玉走了,袭人想到方才之言定是因黛玉之故,如此看来,将来难免有事,令人惊畏,要如何治,才能无事?
  袭人不可能象红娘一样,帮助公子小姐暗恋。她本人比较正统,又深知贾府家规极严,绝不会容许这些事发生。做为丫环,与宝玉有私情,主子们知道也不认为有伤大雅,但宝玉与黛玉暗恋,即使仅是恋爱而不慎暴露,必将大祸临头。事实也是如此,贾环告宝玉强奸宝钏不遂,被打了一顿,袭人见他伤重,咬牙说:“你但凡听我一句,也不到这份上……。”
  袭人并不说说而已,她要采取切实的措施,阻止事态的发展,她决定依靠王夫人的力量,暗中与王夫人商量“论理,宝二爷也得让老爷教训才是……不知要生出什么事来。”王夫人听人点头叹息,说:我的儿。这一声非同小可,不是将他当丫环看而是当媳妇看。王夫人:“你这话……将来我靠谁。”说着泪流不止,袭人见也伤心落泪,因为她也面临以后靠谁的问题—宝玉若打坏了,她将靠谁。
  袭人告诉王夫人自己“哪一日哪一时不在劝二爷。”因此建议王夫人:变个法儿,叫二爷搬出园外……
  王夫人听了大吃一惊,“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不成?”(红米,你看,还用袭人说吗,不用说王夫人就明白了)袭人当然不用说宝玉和黛玉怎么暗恋了,王夫人心里多少有数了,袭人也是拿“男女有防”来作文章。
  袭人讲这话时,风险很大,她自己也说,“只是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地也没了!”袭人亲见宝玉与黛玉的恋爱奥秘,她为了宝玉不出事,也为自己深谋远虑,所以必须冒险进言而防患于未然。妙在她的言论得体,又懂世故,近人情。且更辞令巧妙,她虽敬宝钗知宝钗清白,竟将她与黛玉并论。王夫人闻言已疑宝玉与谁作怪,袭人却不说出黛玉,只是泛泛而论。袭人苦心果获得好报……
  王夫人思前想后,心下越发感爱袭人,说道:“我的儿……我索性就把她交给你了,好歹留点心,别叫他糟蹋了身子才好。自然不辜负。”
  说白一点,玉玉和谁作怪,恰恰是袭人,而正是这个袭人,要王夫人防宝玉与别人作怪,而王夫人却还大喊这个与儿子作怪的女子为“好孩子、真真好孩子”,放心将儿子交给他,要她留心点防别人,让她单独与儿子“作怪”,只是别“糟蹋了身子才好”。也就是节制点。
  袭人入虎穴得虎子,可谓人财两得,袭人的津贴当即就升了,薛姨妈凤姐也说袭人好,可见袭人苦心没有白费,在主子们中已是众望所最圆满的宝玉屋里人的人选了。
  袭人省母病里也可又看出,贾母按姨娘的标准赐衣,凤姐亲自安排,走时还亲自检查,袭人在经济上的待遇尤其在礼遇规格上已攀上贾府最得宠的长孙宠妾的地位。
  王夫人还在适当的时间向贾母正式提出选袭人为宝玉侍妾,推翻了贾母派定的晴雯这人选,硬说晴雯“病不离身”(好象是说黛玉的吧)有女儿痨,比别人分外淘气,对袭人,王夫人却说:“知大体,……凡宝玉十分胡闹的事,她只有死劝的……”王夫人娶媳反黛玉而取宝钗,与取袭人为妾是配套的。
  聪明的袭人已知王夫人意图,所以她也有意结交宝钗,袭人与宝钗结交开始与二十一回,宝玉在黛玉房中与她和湘云一起梳洗,袭人去时,见他已梳洗过了就回怡红院,正见宝钗过来问宝玉何在,袭人冷笑说:“宝兄弟哪里还有在家的工夫”。宝钗听了心里明白。袭人是故意说给宝钗听的,她已经知道宝钗的观点和心思,所以在宝钗面前表达自己的不满,口气极为严厉而放肆。她的言论与宝钗一拍即合,而且引起对方的极重的重视。宝钗心中暗想:“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随后就和袭人话家常。宝玉进来时两个小女孩说得热闹,但他不知两个聪明的女孩已心照不宣地建立起同盟,共同俘虏宝玉,将他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
  袭人对宝钗不露声色地追求宝玉的意图,配合的非常默契。一次袭人在宝玉睡觉时守在旁边作针线,宝钗来时,她就找个理由走开了,有意让他们独处,而她在不久前还在王夫人处说宝玉不能再与宝黛厮混了,对宝钗来说是虚晃一枪,只是对黛玉来说是真刀真枪了。
  后来袭人得知宝玉要娶宝钗,心里高兴,但一想到宝玉一心只想着黛玉,“……倘或明白些,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那不是害了三人。”说着就将宝黛的事告诉了王夫人。袭人是负责的,王夫人却不顾后果,向贾母瞒过了袭人的报告,与凤姐定下了掉包计,硬配鸳鸯,不仅害了宝黛钗三人,最终也害了自己。袭人命运也从此急转而下。
  袭人在贾府手段用尽,最后也只是一场空。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