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的历史课上,初三(3)班的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我分析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突然,安静的教室里“啪”的响了一声,顿时教室的西北角一阵青烟弥漫,同学们嘘声一片,又很快窃窃私语起来,教学秩序被打乱了。我一下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当我从惊噩中回过神来,仔细查看时,发现是全年级调捣蛋出名的王季同学。此时,他正张着嘴,手里紧握着散烟的玩具枪,吃惊的看着我。
瞬间,我经历了震惊,回神,恐慌又松驰的过程。因为我了解这位同学的校内表现:违反课堂纪律,事后又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依然我行我素;他以为现在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拿他没办法;此外,他个头较大,而且有反批评经验,把年轻老师的教育更不放在眼里,所以他很快恢复了昔日的刁横,将玩具枪插进上衣口袋里,斜靠在身后的桌子上,嘻皮笑脸的看着我,此时的我气,急,恨交织在一起……。对此问题的处理:一是按规定,玩具枪禁止带入校内玩耍,可强行收缴他的玩具枪,以显示师道威严和课堂的严肃性,他肯定会拒绝交出;二是立刻拉他出教室,以整顿课堂纪律,但这是对学生的变相体罚,是违背师德精神的,这样做可能导致他扬长而去,甚至又回到教室附近来捣乱;三是闻声不管,继续往下讲课,则会使教室内窃窃私语声不断,发展成喧闹声,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怎么办?容不得我再迟疑,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对这样的学生“硬”办法肯定是行不通,要热情引导才行。于是,我走到他的座位旁,既没有收缴他的玩具枪,也没有厉声训斥他,而是俯下身体和颜悦色地问他:“你试说说子弹为什么会射出枪膛外并冒烟呢?”他搓着手指吱唔着;我又问他:“子弹能射出靠什么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呢?”他猛然脱口而出“火药的燃烧啊!”“对!”我大声赞赏地肯定了他。然后,我慢慢地离开他的座位并迅速转身问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同学们齐声喊着“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紧接着我又问大家:“今天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英美等国哪个发达?”就此顺势引导大家回到西方国家发达的起点就是本课讲的工业革命这一内容上来,接着继续进行课文学习,分析科技发明对生产力的作用;今日的国际竟争态势;人才的作用等等,教导他们,我们青少年要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此时,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并积极回答着一个又一个的课堂提问,这位同学还争着朗读了关于工业革命意义的一段课文内容。就这样课堂秩序井然,直到下课铃响,我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堂课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