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蒋和森之《黛玉论》(上)

蒋和森之《黛玉论》(上)

作者瞳瞳 标签黛玉 阅读次数:1223
林黛玉,这个为曹雪芹用生命的力量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曾经使多少人失去了平静啊。
是什么一种东西,使得我们对这个好哭的、敏感的、"小性儿"的、孤傲得有些让人难以接近的少女,这样的动情和无法忘怀呢?
。。。。。。
黛玉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具有人的全部复杂性的活生生的个性。一个我们好象在哪里碰到过、或者确信曾经那样生活的人。
。。。。。。。
当她一跨进荣国府的大门,立刻就被封建家庭里面的脉脉温情包裹住了。贾母对她万般怜爱,既把三个孙女都靠后了。
。。。。。。
但是,命运仿佛恶意捉弄着她。不久她的父亲去世了。当她料理完丧事再次回到荣府的时候,已经不是来此作客的扬洲盐课林老爷的小姐了,实际上只是一个无家可归前来投靠的亲戚了。处在这种情势下面,自尊心显然失去了安放的地方,而她的孤高自许也显得更加不合时宜。
而这一切似乎更加挑起了她的心高气傲,更加使她多疑地注视着周围。惟恐有人对她歧视和轻蔑。
。。。。。。
看来在这个少女身上,有着太多的敏感和自尊。气量显得如此狭小。但这一切,总是由于在她的内心深处,有一个解不开的隐痛。这就是她依人而活的命运。她不安于这种命运,但又无法摆脱这种命运。这种矛盾经常扭曲着她的感情和心理。于是她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平静,并且招惹着许多看来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
。。。。。。。
她仿佛用太多的猜疑和过量的偏狭折磨着自己。的确,生活在这样一个好亲戚门里,有什么必要念念不忘自己的伤痛呢?要是换上另外一个人,不是早已感到幸运吗?
然而,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了林黛玉的非常微妙的魅力。
原来,这是一个永远不用别人的衣裳来忘掉自己的寒冷的人。这是一个永远不把别人的怜悯和施舍,当作自己的幸福的人。同时,这又是一个愈是处在屈承的境遇下,愈是坚持自己人格尊严的人。
。。。。。。
在这个大家庭里,隐忍曲承、安分随时、装愚守拙等等,是受称赞的美德。而缜密的机心、巧妙的欺诈,在这里可以换取到欢心与奖赏。这就是周围的一切向黛玉提出来的作人标准。在某些"聪明人"看来,这也许不算难事吧?
然而这种聪明的作人之道,完全没有牵动过黛玉的心。她甚至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到。至于谁该得罪,谁不该得罪,她好象根本就不知道世间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正是她的这种没有经过世俗理智雕琢过的纯真感情,所以,虽然她会轻而易举地与别人生隙,但并不与人结嫌,而是很快地与人消除隔阂。
这样,我们又发现了黛玉为人的非常微妙的魅力。
原来,这是一个最容易想起自己,而又是最不会为自己打算的人。
。。。。。。。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