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听我对你说——透视袭人(摘自“梦红楼”网站)
作者:光子 标签:袭人 | 阅读次数:716 |
![]() ![]() ![]() |
| ![]() ![]() ![]() |
1、袭人,听我对你说
袭人,挺好吧?还记得在贾府的那段日子吗?或是在戏子的温柔体贴下你已不问不闻那段曾经让你享尽荣华富贵也经历惊心动魄的岁月。人,不能忘本啊,袭人,你怎么就那么容易忘掉前尘旧事呢。 你服侍贾母时很尽心;服侍湘云也尽心;服侍宝玉不用说更尽心,因为他是你梦想中今生的依靠,没想到未能如你愿和宝玉厮守到老,我原想你定会一死追随宝玉的孤魂以免他在离恨天外游游荡荡太过凄凉,只是你又服侍了戏子,在人家的温柔体贴下你终于无处寻死,你真软心,软得花心。 说薛姨妈无可无不可,你才是无可无不可,看看你的过去吧,说你有奶便是娘并不是骂你,事实是你一直在这样做。 作为一个奴仆,你本该死心蹋地地侍主伺爷,为何忙着去筹画处治主子间的私情爱意?原来你是怕小性子的黛玉将来容不下你,你也想得太远了。 宝玉了却尘缘后,你追想当年他相待的情分,说什么有时抠他,他便恼了,也有一种令人回心的好处,那温存体贴是不用说了。哪想到你被戏子一温柔体贴便无处所了,亦尽心地侍候起人家来。 说实话,我真恨不得杀了你。 2、袭人,再听我对你说: 袭人,你的同情者开始发话了,但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引经据典,都别指望我改变对你的态度。谁叫你那么不堪入我眼。 我是原想你会一死追随宝玉而去,但我终于明白这只是我美好的愿望罢了,事实上你没我想像的那么好,我从没奢望你为宝玉守节,在还没知道你终身托谁之前我便看透于你,“你是靠不住的”,这是宝玉亲口对莺儿说的。我只是以为以宝玉对你的爱(宝玉是爱你的,别听谗言说宝玉不爱你,宝玉还预备着让你坐大轿呢尽管你抱怨说有那个福气没那个道理)还有你不顾奴才的身份筹画处治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为了给自己图个好将来),你应该顺理成章地去死,是的,是去死,这时候我只允许你走这条路,因为你的从前太让人愤慨,看看你的老姐妹鸳鸯吧,那才是顶天立地的女英雄。 我知道你还有你那一群姐妹生活在吃人特别是吃女人的社会,但我爱你那一群姐妹而不爱你。你有奴性吗?没有,我所看到的是你时刻在想着往上爬的积极进取。你在主子小姐面前说黛玉的坏话,在王夫人面前出点子处治宝玉的私情(因为宝玉一句本该对黛玉说的话忘情吐露于你)。这是奴性吗?不,这是野性。可笑爱你的人说我这是偏见,是极度的自私和占有心态,是不尊重生命不尊重女性,他既然说我是不尊重女性不尊重生命又为何把你说成是保姆女奴而宝玉是你的粮仓饭票,他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讲不就是你和宝玉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吗?你会承认你跟宝玉是这种关系吗?你肯定不承认。可能吧,这也是他爱你之深故责我之切,但责我过头必然变成爱你之浅。 宝玉当然不希望你“殉情”,但他希望你专情,他的希望最终还是破碎了,你还是跟了戏子,而且,如果你的戏子不幸死去而你有幸再嫁的话我相信你还是会很尽心地服待他,这是你之天性。 3、透视袭人 何立 在《红楼梦》众多丫环中,袭人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她是个颇有心计城府一直在为自己能成为主子而奋斗的一个人。在服侍贾母时她眼里只有一个老祖宗,服侍史湘云时同样尽心眼里只有一个史湘云,到了服侍宝玉时她更尽心,她知道她所有的努力全在此了。有人把袭人的这种表现说成是奴性太重,其实不然,这是她城府之深的必然,因为她知道要想有成为主子的一天,首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最重要的。她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丫环一跃成为贾母溺爱的宝玉的首席大丫头,她的心计城府功不可没。 在她服侍贾母时,她用贤惠和文静征服了贾母,所以在众多的丫头中她得以脱颖而出被贾母选去服侍宝玉,这里有一点很明显的是贾母此时只是看重她的稳重而已,至于让她服侍宝玉就是把她给宝玉当妾肯定不是贾母最初的意思。但袭人肯定误解了她的意思,所以她在与宝玉初试云雨情时她“自知系贾母将他予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也不为越理,遂和宝玉偷试了一番。”但也就是她的颇有心计让她还是很本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因为她要的是名正言顺地当姨娘成为主子而不只是名誉上的事实或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在服侍宝玉时,她用她的“至贤至圣”(宝玉语)征服了宝玉,虽然她与宝玉已有云雨之实,但既然她是奴才而宝玉是主子,那么这点就不可能是她成为姨娘的资本,她还得再努力,她确实做得很好,时机也把握得相当适时,在她回家的那几天宝玉私自跑去找她,她激动得哭了,这是她意想不到的殊荣,但她的心计这时也表现出来了,她不是那种“人家给点阳光就拼命灿烂的人”,激动归激动,从这件事上她得到并找到了机会,一是她得到了让家里彻底断了赎她出去的念头最好的理由,二是她证实了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分量因而找到了向宝玉进言的办法,她反过来利用家里想赎她出去来窥劝宝玉改掉爱红骂儒等等的毛病。而在宝玉说要给她八人大轿时她说“有那个福气没那个道理”,她口头上这样说,她心里肯定不这样想,她心里想的是不仅要有那个福气还要有那个道理,为了那个道理她时时处心积虑,她知道要有那个道理仅仅征服宝玉是不够的,还要得到王夫人的认可,她很适时地把握住机会两次在王夫人面前进言,这两次进言让她在王夫人心中获得了同赵姨娘一样的地位和一样的待遇,这使她得到那个道理已没什么障碍,剩下的就只是礼仪上的事了。 但袭人终归是袭人,她知道王夫人只是给她一种物质上的允诺而已,如果没有礼仪上的认可,王夫人再怎么提高她的待遇都只能是恩赐,大观园的人们是不会承认的姨娘身份的,那终究改变不了她的地位。在这里她的心计城府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并没有因为是宝玉事实上的妾而在跟她同一级别的姐妹们面前摆起款,同时更加尽心尽力地服侍着宝玉。 人的欲望都是发展的,在她成为姨娘已是指日可待时,她又谋划起成为姨娘后的事情来,她不仅要成为姨娘当主子而且要成为过好日子的主子而不是像尤二姐那样赚了个身份却命丧黄泉。在大观园中,最有可能成为宝玉的正配的只有宝钗和黛玉,她知道宝玉喜欢黛玉,但她和大观园的主子们一样更倾向于让宝钗成为宝玉的妻子。在这件事情上她知道自己没说话的分,但她有为自己将来着想的权利。如果是宝钗,那当然一切如愿她的将来一定不错因为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如果是黛玉,那就很难说了,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保不准她得成为尤二姐第二。从为自己着想的角度出发,她向黛玉探口风套近乎,连黛玉都发觉她变了。在最后关键时刻她向王夫人说出宝玉和黛玉的私情,促使王夫人她们移花接木地让宝玉娶了宝钗,终于遂了自己的愿。如果不是后来宝玉的出家,那么大观园的下人们这时也快改称她“花姨娘”(她姓花)了。 当然,不能说袭人这样的处治谋划是错的,她的所为并无可厚非,没人能剥夺她的这种权利,就像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告菩萨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但是,袭人她只是很纯粹的物质需求谋划罢了,至于精神需求的谋划,她从没想过,在她看来,过好日子才是主要的,她所有的努力处治全都是为了当上主子过上好日子,换句话说,她只是凭一种原始的本能在谋划罢了。这也不能说是她的奴性,奴性应该不仅精神麻木,物质上也麻木。没有精神需求并不等于精神麻木,更何况她的物质需求一点都不麻木。在她向王夫人的第一次进言时她说过这样很有哲理的话“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没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人做出,有心人看见,当做有心事,反说坏了,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不难看出,她是很有头脑的,她的精神并不麻木,只是没有精神需求罢了。 恰恰就是精神上毫无需求,所以在宝玉出家后她被配给蒋玉函时能够在他的温柔体贴下抛弃殉情的念头,这也恰恰又证实了她从前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当上主子过上好日子,她看到蒋玉函家业颇富,又以她为正配,她从内心里已接受了这样的婚配,而此前打定主意要殉情的念头说白了只是她对自己多年辛苦谋划的努力因为宝玉出家而付之东流的一种失望至极的想法罢了,而不是因为她所爱的人的消失。精神上的毫无需求让她很容易就能改变自己的想法在另外一个能给她提供好日子的男人面前重新投入生活。如果蒋玉函不幸死去,而她又有机会再嫁,如果她再嫁的那个人家业同样殷富,她肯定还是会很容易地改变自己重新生活。 总之,在《红楼梦》中,袭人物质上的处心积虑和精神上的多情善变让她始终有生活上的质量保证,却始终没有让她在看她的人的思想上的认同保证 “梦红楼”网站:http://go.163.com/~cchl/ 站长:何立 E-mail:hlcc@yeah.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