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藏书阁 -> 三国志 -> 刘巴 检索 三国志
刘巴 检索 三国志
32 三国志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第16段
  十九年夏,雒城破,[一]进围成都数十日,璋出降.[二]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38 三国志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第13段
  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先主之在荆州,籍常往来自托.表卒,遂随先主南渡江,从入益州.益州既定,以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见待亚於简雍、孙乾等.遣东使於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籍既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籍之机捷,类皆如此,权甚异之.後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39 三国志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第4段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少知名,[一]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表卒,曹公征荆州.先主奔江南,荆、楚髃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二]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三]先主深以为恨.

39 三国志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第18段
  评曰:董和蹈羔羊之素,刘巴履清尚之节,马良贞实,称为令士,陈震忠恪,老而益笃,董允匡主,义形於色,皆蜀臣之良矣.吕乂临郡则垂称,处朝则被损,亦黄、薛之流亚矣.

40 三国志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第20段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髃主簿,背髃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43 三国志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第11段
  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也.少养外家,姓狐,名笃,後乃复姓,改名忠.为郡吏,建安末举孝廉,除汉昌长.先主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送往.先主已还永安,见忠与语,谓尚书令刘巴曰:「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以忠为门下督.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乱之後,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副长史蒋琬署留府事.又领州治中从事.明年,亮出祁山,忠诣亮所,经营戎事.军还,督将军张嶷等讨汶山郡叛羌.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徵庲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加忠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初,建宁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於吴,故都督常驻平夷县.至忠,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又越嶲郡亦久失土地,忠率将太守张嶷开复旧郡,由此就加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亭侯.延熙五年还朝,因至汉中,见大司马蒋琬,宣传诏旨,加拜镇南大将军.七年春,大将军费禕北御魏敌,留忠成都,平尚书事.禕还,忠乃归南.十二年卒,子修嗣.[一]


注:
  内容是该段的前40个字


浙ICP备06020153号-1